册( ) 甲骨文合集10171正,殷 貞勿 乎 册。
 册 宅鼎, 殷周金文集成1737,殷 册 宅。
 亳册戈,殷周金文集成10876,殷 亳册。
 劦册 卣, 殷周金文集成5006,殷 劦册 。
 作册般甗,殷周金文集成944,西周早期 王商(賞)乍(作)册般貝。
 十三年𤼈壺, 殷周金文集成9723,西周中期 王乎(呼)乍(作)册尹册易(賜)𤼈畫 牙僰(襋)赤舄。
 師酉簋,殷周金文集成4288,西周中期 王乎(呼)史 (牆)册命師酉。
 頌簋,殷周金文集成4337,西周晚期 王乎(呼)史虢生册令頌。
 鳥書箴銘帶鈎,殷周金文集成10407,戰國 册復母(毋)反。
 中國錢幣大辭典·先秦編95,戰國 册。
 新蔡葛陵楚墓·甲三267,戰國 △𠈫占之曰: 吉。 册告自吝(文)王 (以) (就)聖𧻚[王]△
 漢印文字徵補遺 張册。
 王基斷碑,三國魏 於是將矩奉册,追位司空。
 胡明相墓誌,北魏 故以備諸史册,不復詳載焉。
 穆亮妻尉氏墓誌,北魏 故以載題史册,不復詳述焉。
 元順墓誌,北魏 固以昭晰青編,布濩素册矣。
 謝岳墓誌,隋 及周統東夏,束帛丘園,乃應首册,版授平安郡守。
 崔祐甫墓誌,唐 册贈太傅,以其從子爲後,錫名曰植。
 殘塔銘,唐 爲銘曰……瑞掩金册榮繁……
 王師感墓誌,唐 道光往册,芳流後昆。 按: 增从竹。 《説文》: “册,符命也。諸矦進受於王也。象其札一長一短,中有二編之形。 , 古文册从竹。” 許慎析形釋義可從。上古文字多寫在竹片或木片上,用皮繩編串起來成爲書册。因此,“册”字象編札之形。後有增从竹,以示“册”之材質。
册冊★异◎常★常◎异
cè象形,甲骨文、金文、小篆象数片竹简、木札编连在一起之形,隶定为“冊”。本义为简册,用以记事的书简,引申为装订好的本子、量词(用于书本)等。变体作“册”。《异体字表》以“冊”为异体字。 【辨析】 以“册”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zhà:栅∣shān:删、珊、姗、跚。 册·删cè·shān (甲) (篆) 甲骨文的“册”像用绳子或牛皮(韦)编扎成的竹简,“删”则是用刀从竹简中削去某些内容,是会意字。“删”省去“刂”便成了“册”,所以作声符的“册”读shān,不读cè,生成的形声字有: shān 珊(珊瑚) 姗(姗姗来迟) 跚(蹒跚) 栅(栅极;另读为zhà,栅栏) 相关链接 “栅栏”的“栅”(zhà)是会意字,古代用竹条、木棍编扎成篱笆似的防御墙。谐“扎”之音。《说文》:“栅,编竖木也。”“册”乃竖木之形,可作军事工程。《后汉书·段颍传》中有“结木为栅”的记载。以前北京就有“大栅栏”。“大栅栏”的“栅”不读shān,读zhà。
册 (cè)楚革切。符命也,象其札一長一短,中有二編之形。 册冊cè(5画)
  *册〔冊〕cè5画 丿部 (1) 古时指编串好的竹简,现指装订好的纸本子: 画~|纪念~|时事手~。 (2) 〈书〉皇帝封爵的命令: ~立|~封。 (3) 量词。用于书籍等: 四~《中国文学史》|《汉语大词典》第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