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10171正,殷
貞勿册。

宅鼎, 殷周金文集成1737,殷
宅。

亳册戈,殷周金文集成10876,殷
亳册。

劦册卣, 殷周金文集成5006,殷
劦册

作册般甗,殷周金文集成944,西周早期
王商(賞)乍(作)册般貝。

十三年𤼈壺, 殷周金文集成9723,西周中期
王乎(呼)乍(作)册尹册易(賜)𤼈畫牙僰(襋)赤舄。

師酉簋,殷周金文集成4288,西周中期
王乎(呼)史(牆)册命師酉。

頌簋,殷周金文集成4337,西周晚期
王乎(呼)史虢生册令頌。

鳥書箴銘帶鈎,殷周金文集成10407,戰國
册復母(毋)反。

中國錢幣大辭典·先秦編95,戰國
册。

新蔡葛陵楚墓·甲三267,戰國
△𠈫占之曰: 吉。 册告自吝(文)王(以)(就)聖𧻚[王]△

漢印文字徵補遺
張册。

王基斷碑,三國魏
於是將矩奉册,追位司空。

胡明相墓誌,北魏
故以備諸史册,不復詳載焉。

穆亮妻尉氏墓誌,北魏
故以載題史册,不復詳述焉。

元順墓誌,北魏
固以昭晰青編,布濩素册矣。

謝岳墓誌,隋
及周統東夏,束帛丘園,乃應首册,版授平安郡守。

崔祐甫墓誌,唐
册贈太傅,以其從子爲後,錫名曰植。

殘塔銘,唐
爲銘曰……瑞掩金册榮繁……

王師感墓誌,唐
道光往册,芳流後昆。
按: 增从竹。
《説文》: “册,符命也。諸矦進受於王也。象其札一長一短,中有二編之形。, 古文册从竹。”
許慎析形釋義可從。上古文字多寫在竹片或木片上,用皮繩編串起來成爲書册。因此,“册”字象編札之形。後有增从竹,以示“册”之材質。

册,甲骨文作,金文作,《説文》古文作,小篆作
初文象編簡之形,早期書籍樣式。獨體爲象形,複體从又或从廾,表示以手持之,但没有區别意義的作用。周制: 王有所封賞,其命必記録在册,并以一定儀式發布,稱之爲册或册命。其所賜之物,稱之爲册賜。《尚書·多士》: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裘錫圭推測説,商代典册的内容無疑會比甲骨文、金文更爲重要,文字篇幅也一定會更長,可惜竹木容易腐爛,未能保存下來。卜辭 “典” “册” 形義俱近,或通用。又或用作祭名、方國名、職官名。或讀 “删”,用爲砍斫義。銘文多用作册書、册命、册封義。文獻除用常用義外,又或用爲書籍計量詞。又通 “策”,有策問、計謀義。提示: 戰國時簡册之 “册”作 “”,从竹从𣂔。“𣂔” 从斤从片, “片” 爲 “木” 的一半, 从斤从片與从斤从木表意相同, 故知“𣂔”即 “析”的異體, 則 “”即 “𥮥”的異體,“” “𥮥”二字又本是 “策”字的異體, 戰國時與 “册”通用。裘錫圭説,借 “策”表示 “册”是形音兼借,即所謂假借兼形借。
楚簡帛文作,沿襲金文。參見068.典字條。

冊★异◎常★常◎异


cè象形,甲骨文、金文、小篆象数片竹简、木札编连在一起之形,隶定为“冊”。本义为简册,用以记事的书简,引申为装订好的本子、量词(用于书本)等。变体作“册”。《异体字表》以“冊”为异体字。
【辨析】
以“册”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zhà:栅∣shān:删、珊、姗、跚。

册·删cè·shān

(甲) (篆)
甲骨文的“册”像用绳子或牛皮(韦)编扎成的竹简,“删”则是用刀从竹简中削去某些内容,是会意字。“删”省去“刂”便成了“册”,所以作声符的“册”读shān,不读cè,生成的形声字有:
shān
珊(珊瑚)
姗(姗姗来迟)
跚(蹒跚)
栅(栅极;另读为zhà,栅栏)
相关链接
“栅栏”的“栅”(zhà)是会意字,古代用竹条、木棍编扎成篱笆似的防御墙。谐“扎”之音。《说文》:“栅,编竖木也。”“册”乃竖木之形,可作军事工程。《后汉书·段颍传》中有“结木为栅”的记载。以前北京就有“大栅栏”。“大栅栏”的“栅”不读shān,读zhà。

(cè)

楚革切。符命也,象其札一長一短,中有二編之形。

【析形】象形字。古文字形像竹片用丝绳编联成册之形。
【释义】《说文》:“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也。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本义是编联成一卷的书简。古代文字书于简,编连诸简谓之册,故常以称文献、典籍。有时特指古代帝王用于册立、封赠的诏书,故又引申为册命、册封。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graph character.In ancient character it looks like volumes made by bamboo strips with silk rope.
【original meaning】A volume of compiled letters.The ancient text was written in the booklets and compiled into the volumes,often called literature or classics.

(cè)

,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也。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凡册之属皆从册。,古文册,从竹。”(楚革切)
甲骨文或作,竖立的线象刻有文字的简,中间横贯的线象将简编串在一起的绳子。在纸张发明以前,古人用竹片或木片写字,用来写字的竹片、木片叫作“简”。写完一篇文章,将所用的简串在一起成为“册”,编串这些简的绳子叫“编”。因此“册”的构意是简册。《尚书·洛诰》:“王命作册逸祝册,惟告周公其后。”意思是周王命令名叫逸的作册宣读册文。作册,官名,管理简册、册命。“西周金文习见‘作册某’,甲骨文也有‘作册’官名,见《合》5658和《合》1724背面。卜辞常见关于用‘旧册’(《合》32076)、‘新册’(《屯》1090)的占卜,‘册’即用其本义‘简册’。”[1]
又《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典也是简册之形。关于简册的形制,从字形看,有长短的不同。《汉书·艺文志》记载了刘向以古文校订今文《尚书》之事,古文简有二十五字的,也有二十二字的。从出土竹简看,简长短不一,以合用为原则。许慎说的古文形体海,上从竹,是增加了表意符号,说明册是用竹子制成的。
册部只收两个属字“嗣”、“扁”。一训“诸侯嗣国也”,一训“署也”,本义均与简册相关。后来的辞书,如《康熙字典》、《辞海》、《辞源》等均不立“册”部。

(5画)

*〔冊〕

5画 丿部 
(1) 古时指编串好的竹简,现指装订好的纸本子: 画~|纪念~|时事手~。
(2) 〈书〉皇帝封爵的命令: ~立|~封。
(3) 量词。用于书籍等: 四~《中国文学史》|《汉语大词典》第五~。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6: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