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柘 zhè ㄓㄜˋ 《广韵》之夜切,去禡,章。 9画 木部5画 统一码:67D8 大五码:CF43 国标扩:E8CF
1 木名。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卵形或椭圆形,头状花序,果实球形。叶可喂蚕,木质密致坚韧,是贵重的木料,木汁能染赤黄色。
《後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夫痈州本帝皇所以育业……楩楠檀柘,蔬果成实。」 唐 杜荀鹤《山中寡妇》诗:「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後尚徵苗。」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柘》:「喜丛生,干疏而直,叶丰而厚,团而有尖。其叶饲蚕,取丝作琴瑟清响胜常。」 2 指柘叶。
《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自曲靖州至滇池,人水耕,食蚕以柘。」 宋 赵以夫《二郎神・次陈唯道》词:「莫怨春归,莫愁柘老,蚕已三眠将醒。」 宋 无名氏《一剪梅》词:「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3 唐教坊舞曲《柘枝舞》的省称。
《警世通言・钱舍人题诗燕子楼》:「柘因零落难重舞,莲爲单开不并头。」 4 通「蔗」。甘蔗。参见「柘浆」。
5 姓。春秋有越大夫柘稽。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