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ㄐ〡ˊ
《广韵》纪力切,入职,见。
12画 木部8画 统一码:68D8 大五码:B4C6 国标扩:BCAC
1 木名。即酸枣树。落叶灌木或乔木,枝上有刺。果实较枣小,味酸。核仁可入药,有健胃、安眠等作用。是华北地区常见的野生枣树。
《诗・魏风・园有桃》:「园有棘,其实之食。」
传:「棘,枣也。」
《楚辞・刘向〈九叹・愍命〉》:「折芳枝与琼华兮,树枳棘与薪柴。」
王逸注:「小枣爲棘。」
《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二年》:「使突骑左右守之,墙垣悉布枳棘。」
胡三省注:「棘似枣而多刺。」
2 泛指有芒刺的草木。
《墨子・非攻下》:「遝至乎商王 ,天不序其德,祀用失时……天雨肉,棘生乎国道。」
扬雄《羽猎赋》:「斩丛棘,夷野草。」
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或告曰:翦棘夷道,兵且至矣,请备之。」
3 刺,戳。
黄庭坚《龙眠操》之一:「我爲直兮棘吾趾,我爲曲兮不如其已。」
岳珂《桯史・龙见赦书》:「大怒,亟召至,诘其说,未及对,以手剑剺其口,棘而醢之。」
4 指刺激。
林纾《清中宪大夫揭阳姚公墓志铭》:「梓方秉其家训,所爲文章,往往棘於有司之目,恒不得售。」
5 比喻艰难。
刘知几《史通・疑古》:「历观自古人君废逐,若夏桀放於南巢……楚帝,语其艰棘,未有如斯之甚者也。」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二》:「明皇以後,天步多棘。」
何景明《封孺人墓志铭》:「及张氏中窘,夫人相张公集其家,至躬勤苦事,拮据鞠棘,亡有怨意。」
6 棱角。
《诗・小雅・斯干》:「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
传:「棘,棱廉也。」
孔颖达疏:「言棱廉,则指矢镞之角爲棘焉。」
7 古代群臣外朝时,立九棘爲标帜,区别等级职位。
《南史・恩幸传・陆验》:「竟以侵削爲能,数年遂登列棘,鸣佩珥貂,并肩英彦。」参见「九棘」。
8 见「棘棘」。
9 通「亟」。危急,急迫。
《诗・小雅・出车》:「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郑玄笺:「棘,急也。」
《新唐书・忠义传下・辛谠》:「贼将李圆淮口曰:『事棘矣,独出可以求援。』」
《明史・聂豹传》:「久之,寇患日棘,帝深以爲忧。」
林纾《送高子益之官云南序》:「彼此不言,余已隐度边事之棘。」
10 通「戟」。古兵器名。
《左传・隐公十一年》:「公孙阏颍考叔争车,颍考叔挟輈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
杨伯峻注:「棘即戟。」
柳宗元《晋问》:「太卤之金,棠谿之工,火化水淬,器备以充。爲棘爲矛,爲铩爲钩。」
11 通「瘠」。瘠薄。
《吕氏春秋・任地》:「棘者欲肥,肥者欲棘。」
高诱注:「棘,羸瘠也。」
12 古地名。春秋地。
《左传・成公三年》:「秋,叔孙侨如,取汶阳之田。」
杨伯峻注:「江永《考实》据注以爲在今山东 肥城县南,汶水北八十里。」
13 古地名。春秋地。
《左传・昭公十年》:「桓子子山,私具幄幕、器用、从者之衣履,而反焉。」
杨伯峻注:「据《春秋舆图》,在今临淄区西北。」
14 古地名。春秋地。
《左传・昭公四年》:「冬,,入,以报朱方之役。」
杨伯峻注:「,今河南 永城县南。」
15 姓。春秋 棘子成。见《论语・颜渊》。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