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17230正,殷
貞王往𢦏至于𡧊别。

秦印文字彙編
孔别。

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116,戰國至秦
子小未可别,令從母爲收。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西漢
下不别黨。

居延漢簡甲編346A,西漢
卻者縣别課典計偕。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142,西漢
新黔首戰北當捕者,與後所發新黔首籍并,未有以别智。

漢印文字徵
趙别。

漢印文字徵
成别。

祀三公山碑,東漢
惟三公御語山,三條别神,迥在領西。

雁門太守鮮于璜碑陰,東漢
幽州别駕。

馮迎男墓誌,北魏
父顯,爲州别駕。

元譚妻司馬氏墓誌,北魏
于嗟一别,天長地久。

郭休墓誌,隋
汪汪濟濟,有同夫子之牆; 逶逶迤迤,無别玉山之勢。

宋景構尼寺造像碑,隋
縣令西河宋景,輔國將軍、内散復州别駕、治長史宜昌竟陵二郡□□□都督。

申穆及妻李氏墓誌,隋
以君氣敢過人,起家拜别簡都督。

楊厲墓誌,隋
餞君悲别,不共君歸。

臧懷恪墓碑,唐
豊州别駕贈宋州刾史希昶。
《説文》: “, 分解也。从冎从刀。 ”
字从冎从刀, “冎”爲“骨”初文, “从冎从刀”亦即“从骨从刀”, 會以刀分骨之意。漢代以降, “冎”訛作“另”形。

彆★繁◎常★常◎常


别,表意,小篆从冎(ɡuǎ)从刀,冎为割肉离骨,表示用刀剔骨,本义读bié,分剖,引申为分离、区分、差别、类别等,假借为副词,表示禁止、劝阻、提醒等;又读biè,与“彆”同。彆,形声,从弓,敝(bì)声,本义读biè,弓两端的弯曲处,引申为执拗、别扭、不顺心、意见不投合、不顺畅等。明代俗字、《简化字表》把“彆”简作“别”,采用通假字。
【辨析】
❶“别”和“彆”不是等义简繁字。
❷以“别”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bā:捌。
❸在台湾,“别”左下角的力,横折左边不出头。
❹别/另 见252页“另”。
【构词】
别离(别離)∣别着急(别著急)∣类别(類别)∣区别(區别)∣别扭(彆扭)∣别别扭扭(彆彆扭扭)∣闹别扭(鬧彆扭)

(bié)

从冎,从刀。
【按】冎,音guǎ,剔人肉置其骨也。别,許慎釋曰:“分解也。”

(7画)
❶bié
❷biè(彆)

【提示】在汉字简化前,读biè时,“彆”是 “别” 的繁体; 读bié时,没有繁体。另,下面是力,旧字形是或刀。

*bié

7画 刀部 
(1) 分开;分离:离~|临~赠言|久~重逢。
(2) 分辨;区分:辨~|识~|分门~类。
(3) 不同之处;差异:差~|天渊之~|男女有~。
(4) 依据特点所作的分类:性~|派~|职~|级~。
(5) 另外的;特殊的:~人|~名| 特~|~有用心|~开生面。
(6) 〈方〉 扭转:~过脸|~过头去|倔脾气一时~不过来。
(7) 用别针等把东西穿插附着在另一样东西(纸、布等)上:胸前~着校徽|把发票~在一起|头发在脑后~了个小鬏鬏(jiū·jiu)。
(8) 插:腰里~着烟袋|头上~了根簪子。
(9) 绊;横插阻挡:一伸脚,把对方~了个跟头。
(10) 副词。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不要”:~听他的|这事你~管|小心~摔着。
(11) 副词。表示猜测、揣度(一般指不如意的事):天都黑了他还不来,~是忘了吧?
(12) 姓。
 另见biè(26页)。


*(彆)biè

7画 刀部 【别扭】 (—·niu)〈方〉
 1. 不顺畅:这个句子读起来真~。
 2. 不顺心;不得劲:听他这么说,心里挺~|屋里转不开身,干起活来太~。
 3. 不相投合:闹~。
 另见bié(26页)。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20: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