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35背,戰國至秦
鬼恒從男女,見它人而去,是神蟲偽爲人,以良劍刺其頸,則不來矣。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西漢
是以方而不割,兼(廉)而不刺。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223,西漢
以刀刺奪錢去走。

武威漢簡·甲本士相見之禮16,新莽
庶人則曰刺草之臣。

漢印文字徵
冀州刺史。

池陽令張君殘碑,東漢
冀州刺史之考也。

三老掾趙寬碑,東漢
幽州刺史。

張玄墓誌,北魏
遠祖和,吏部尚書并州刺史。

隴東王感孝頌,北齊
攝選新除特進使持節、齊州刺史,隴東王胡長仁。

爾朱端墓誌,隋
公夫人鄭氏,父兗州刺史。

郭休墓誌,隋
虢叔之苗,儒宗孝巨之胤,并州刺史郭汲之後。

張冏妻蘇恒墓誌,隋
初,齊假節大都督、岐州諸軍事、驃騎將軍、岐州刺史。

楊真墓誌,隋
神嘉元年,除恒州諸軍事、恒州刺史。

馬穉墓誌,隋
刺史多才,五經咸悉。

沈知敏墓誌,唐
父成福,通議大夫、台州刺史。
《説文》: “刺,君殺大夫曰刺。刺,直傷也。从刀从朿,朿亦聲。”
“刺”字先秦未見,而甲骨文假“朿”爲“刺”,“朿”作用牲法時,均讀爲“刺”。《甲骨文合集》 7773: “貞,我……凡牛朿羊。二告。”《甲骨文合集》22226: “庚申卜,至帚(婦)(禦)母庚牢, 朿小。 ”楚簡或假“責”爲“刺”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孔子詩論》 簡9: “《誶(祈)父》 之責(刺),亦又(有)以也。”

★常◎常


cì形声,从刀,朿(cì)声,本义为用尖锐的东西戳、扎,引申为刺激、暗杀、像针一样尖锐的东西等。

(cì)

君殺大夫曰刺。刺,直傷也。

金文;

[朿(刺本字,聲意符)+刂(刀,意符)→刺(《説文》:“刺,君殺大夫曰刺。刺,直傷也。從刀從朿,朿亦聲。”刺,尖銳得像針一樣的東西〈魚刺、木刺〉,用尖銳的東西插入或穿過物體〈刺傷、刺殺〉,引申爲指責、譏諷〈諷刺,話中帶刺〉;暗殺〈行刺〉,被暗殺〈遇刺〉;刺激〈刺耳、刺眼〉;探聽〈刺探〉。)]
《詩經·魏風·葛屢》:“維是褊心,是以爲刺。”(偏心過分,作歌爲諷。)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回):“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出馬挺槍迎戰,被吕布手起一戟,刺于馬下。”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六五回):“玫瑰花兒可愛,刺多扎手。”

(8画)
❶cì
❷cī

【提示】朿, 中间是、 竖,不是口和竖钩; 位于字左时,末笔的捺改点。

*

8画 刀部 拟声词。
(1) 形容撕裂声:“~”的一声,把纸撕了。
(2) 【刺啦】 形容摩擦声;撕裂声。
(3) 【刺溜】 形容快速擦过或滑动的声音。
(4) 【刺棱】 形容动作迅速的声音。
 另见cì(62页)。


*

8画 刀部 
(1) 有尖的东西穿入或穿透物体:~伤|~破|~绣|穿~。
(2) 使有挨刺的感觉,刺激:~耳|~目|~鼻|~骨。
(3) 杀;特指暗杀:~客|行~|遇~|荆轲~秦王。
(4) (深入内部)侦探:~探情报。
(5) 指责;讥讽:讽~|讥~。
(6) 尖利如针的东西;某些物体表面的突起物:鱼~|花~|~猬|~儿槐|(脸上的)粉~。
(7) 〈书〉 名片:名~|手~。
 另见cī(61页)。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