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魂
1 游散的精气。古代哲学家认爲人或其它动物的生命是由精气凝聚而成的。精气游散,则趋於死亡。语出《易・系辞上》:「精气爲物,游魂爲变。」王弼注:「精气烟熅聚而成物,聚极则散,而游魂爲变也」。
唐 包佶《近获风痹之疾题寄所怀》诗:「无医能却老,有变是游魂。」 清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易》曰:『精气爲物,游魂爲变。』游魂者,魂之散而游于虚也,爲变,则还以生变化,明矣。」 2 游荡的鬼魂。
《隶释・汉郯令景君阙铭》:「被病丧身,归於幽冥。祖载之日,游魂象生。」 晋 陶潜《拟古》诗之四:「穨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 明 陈汝元《金莲记・就逮》:「似啼乌更深乱悲,这游魂落落谁相问。」 《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近年来,张胖子每次进梨园疗养所,就有些游魂似的人在暗中出入。」 3 犹言苟延残喘。亦比喻苟延残喘之生命。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会承机事不密,令操游魂,得遂长恶,残泯海内。」 《北史・崔亮传》:「若乃敢游魂,此当易以立计,禽翦蚁徒,应在旦夕。」 《花月痕》第五十回:「是以大局愈烂,这釜底游魂,因得多延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