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渊渊
1 深广;深邃。
《庄子・知北游》:「渊渊乎其若海,巍巍乎其终则复始也。」 唐 柳宗元《天爵论》:「纯粹之气,注於人也爲明。得之者,爽达而先觉,鉴照而无隐,盹盹於独见,渊渊於默识。」 元 揭傒斯《得程翰林扬州消息》诗:「渊渊贤达心,悢悢情内伤。」 清 秦道然《弢光静坐》诗:「先圣言渊渊,瞿昙说如如。」 梁启超《宗教家与哲学家之长短得失》:「然若康南海,若谭浏阳,皆有得於佛学之人也。两先生之哲学固未尝不戛戛独造,渊渊入微。」 2 鼓声。亦泛用作象声词。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衡扬枹爲《渔阳》掺挝,渊渊有金石声,四坐爲之改容。」 南朝 梁 何逊《宿南洲浦》诗:「沈沈夜看流,渊渊朝听鼓。」 郭沫若《<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二十周年》诗:「大车滚滚循新辙,和乐渊渊易旧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