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匡卣,殷周金文集成5423,西周中期
(匡)甫象(樂)二。
按: 从匚聲。

曶鼎,殷周金文集成2838,西周中期
(匡)眾氒臣廿夫。

禹鼎,殷周金文集成2833,西周晚期
𠂤彌(匡)。

蔡侯簠,近出殷周金文集録527,春秋晚期
蔡𥎦(侯)(媵)孟姬(寶)(匡)(䀇)。
按: 器名。

吴王御士尹氏叔緐簠,殷周金文集成4527,春秋
吴王御士尹氏弔(叔)緐乍(作)旅(匡)。

古陶文彙編4.96,戰國
匋攻匡。

居延新簡EPF22.82,西漢
城北守候長匡敢言之。
按: “”隸變作“王”。

漢印文字徵
匡安主。

漢印文字徵
史匡之印。

漢印文字徵
襄匡。

漢印文字徵
筐定。
按: 增竹。

漢印文字徵
筐光私印。
按: 增艸。

三老掾趙寬碑,東漢
匡陪州郡,流化二城。

淳于長夏承碑,東漢
州郡更請,屈己匡君。

徐義墓誌陽,晉
勲語未及,導禾毗匡。

笱景墓誌,北魏
丞相以世荷蕃屏,志存匡復。

清真殘塔銘,唐
委卧匡床。
按: 匡床,方正、安適的床。

宋義及妻趙氏墓誌,唐
芳烈綿邈,祥降玉筐。
《説文》: “匡, 飲器, 筥也。 从匚聲。 , 或从竹。 ”
“匡”古文从匚聲, “”隸變作“王” 。 本爲一種器名, 如蔡侯簠“(匡)(䀇)”, 後由“筐”字承擔此意。 “匡”則表示引申意方正。 如匡床, 指方正、安適的床。又表示匡扶,如東漢淳于長夏承碑“屈己匡君”,北魏笱景墓誌“志存匡復”等。

★规◎常


kuānɡ形声,金文、小篆从匚,(huánɡ)声,隶定为“匡”,音符改为王。本义为盛饭的方形竹筐(是“筐”的本字),引申为方正、端正、框架、粗略估算等,假借为匡正,纠正,由此引申为救助、挽救等。
【辨析】
以“匡”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kuɑnɡ,但声调不同。kuānɡ:筐、诓、哐∣kuànɡ:框、眶。

kuāng

本义为盛东西的方形竹器,“筐”的古字。“匡,饭器也。”(《说文》)匚(fāng),表示方形的容器,“王”表声,属形声字。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kuang
阴平:诓(诓骗)
筐(箩筐)
哐(象声词)
洭(水名,在广东)
去声:框(框架)
眶(眼眶)

(kuāng)

古“筐”字。凡从音方之匚者,皆器名也,如匪、匯皆是

115.趣談“匡”字

匡,農村中常用的篾編用具,圓者爲籮,方者爲筐。因“匡”是方形,就被借爲“匡正”的意思。“筐”是返還字。


金文;kuāng

[匚(象形)+王(聲符)→匡(匚,竹筐剖面的竪形,使口朝向側面,筐本字)(《説文》:“匡,飲器,筥也。從匚(fāng),聲。,匡或從竹。”匡,筐本字,因“匡”形方正,借爲糾正〈匡正〉,加質符另造“筐”字。由匡正引申爲幫助〈匡扶〉。古代盛飯用具〈飯匡〉,通“筐”。姓。)]
《詩經·小雅·六月》:“王于出征,以匡王國。”(周王命我出征,保家衛國認真。)
[春秋] 左丘明《左傳·襄公十四年》:“過則匡之。”(做過了頭就加以糾正。)
[西漢] 司馬遷 《史記·齊太公世家》:“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九次會合諸侯,一次安定周王室。)

kuāng

6画 匚部 
(1) 〈书〉纠正: ~谬|~正。
(2) 〈书〉帮助;救助: ~助。
(3) 〈方〉估算;估计: ~算|~~这块地有几亩。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3: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