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
1 灼热貌。
《诗・大雅・云汉》:「赫赫炎炎,云我无所。」 毛传:「炎炎,热气也。」 汉 焦赣《易林・乾之睽》:「阳旱炎炎,伤害禾谷。」 《水浒传》第十六回:「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2 火光猛烈貌。
《史记・天官书》:「﹝天狗﹞所堕及,望之如火光,炎炎冲天。」 唐 欧阳詹《怀忠赋》:「彼炎炎之原燎,信扑之而不灭。」 3 色彩光艳貌。
汉 班固《东都赋》:「羽旌扫霓,旌旗拂天,焱焱炎炎,扬光飞文。」 南朝 梁 江淹《丽色赋》:「色练练而欲夺,光炎炎其若神。」 明 唐寅《娇女赋》:「綦丹縠兮素五综,丽炎炎兮伦无双。」 4 气势兴盛貌;向上貌。
《国语・吴语》:「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 韦昭注:「炎炎,进貌。」 宋 苏轼《相度准备赈济第二状》:「见今访闻苏、秀州在市米价已是九十五文足,添长之势,炎炎未已。」 清 薛福成《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英、俄、法皆创国数百年,或近千年,炎炎之势不始今日。」 5 权势煖赫貌。
《汉书・扬雄传下》:「炎炎者灭,隆隆者绝。」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潘良贵﹞晚年力量尤凝定,秦桧势正炎炎,冷处一角,笑傲泉石。」 清 毛先舒《孔北海融述志》诗:「炎炎当路客,奕奕朱门开。」 6 指功勋卓着。
清 龚自珍《同年生吴侍御杰疏请唐陆宣公从祀瞽宗献侑神之乐歌》:「炎炎陆公,三代之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