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 ) 甲骨文合集1027,殷 癸卯卜。 按: 造字意圖尚無確認,或以爲“象斷物之形”,即“劉”之初文。
 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480,殷 丁卯子 丁。
 番匊生壺,殷周金文集成9705,西周中期 隹(唯)廿又六年十月初吉己卯。
 友簋,殷周金文集成4194,西周中期 隹(唯) (四)月初吉丁卯。
 古璽彙編3632,戰國 單卯。
 古璽彙編4117,戰國 □□生卯。
 包山楚簡· 卜筮祭禱記録234,戰國 己卯。
 居延新簡EPF22.82,西漢 辛卯。
 漢印文字徵 冶卯之印。
 漢印文字徵 周卯。
 司徒袁安碑,東漢 四年六月己卯拜司徒。
 孟孝琚碑,東漢 十月癸卯。
 史晨前碑,東漢 三月癸卯朔。
 長孫子澤墓誌,北魏 永熙三年三月甲寅朔二十七日己卯祔葬於北芒之舊塋。
 萬福榮造像記,北魏 大魏永平四年歲次辛卯十月十有七日。 按: 字形訛作“丣”。
 元侔墓誌陽,北魏 以永平四年歲次辛卯五月丙申朔十五日庚戌篤疾終於第。 按: 字形訛作“夘”。
 元緒墓誌,北魏 以正始四年正月寢患,二月辛卯朔八日戊戌薨於州之中堂。
 淳于元皓造像記,北齊 大齊武平五年歲次甲午四月辛卯朔八日戊戌佛弟子淳于元皓爲亡弟雙皓敬造無量壽像一軀并二菩薩。
 王方略造須彌塔記,東魏 大魏天平三年歲次丙辰正月癸卯朔合邑等敬造須彌塔一區。 按: 字形訛作“卬”。
 寇奉叔墓誌,隋 開皇三年歲次癸卯十月丙寅朔。 《説文》: “卯,冒也。二月,萬物冒地而出。象開門之形。故二月爲天門。凡卯之屬皆从卯。 , 古文卯。 ”
卯戼★异◎异★常◎常
mǎo甲骨文、金文造字本义未详,小篆字形略有变化,隶定为“卯”或“戼”。地支的第四位,又指木器上安榫头的孔眼。《异体字表》以“戼”为异体字。 【辨析】 以“卯”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mǎo:铆、峁、泖、昴∣máo:茆∣mào:贸∣liáo:聊∣liǔ:柳。 卯mǎo,liú有开与合两层意思,两个读音。象形会意字。甲骨文像用刀将物劈开,音liú。又可理解为将劈开了的东西合成一体,读“卯”(mǎo)。分开,读liú,加金、刀合成“劉”(简化为“刘)”,有杀戮之意;结合,读mǎo。后借作他用,另造一“铆”表示结合成一体。作声符时,两个读音生成的形声字有两个不同的系列。 mao 上声:铆(铆钉) 峁(小山顶) 泖(水面平静的小湖) 茆(一种野菜;另读máo,同“茅”) 昴(二十八宿之一) 去声:贸(贸易) liáo 聊(百无聊赖) liu 阴平:溜(溜冰) 熘(醋熘白菜) 阳平:留(保留) 榴(石榴) 馏(蒸馏水) 瘤(肿瘤) 飗(微风吹动的样子) 遛、骝、镏 劉(简化为“刘”) 瀏(简化为“浏”,浏览) 上声:柳 去声:遛(遛弯儿) 相关链接 聊,耳鸣也。《楚辞·九叹》:“横舟航而济湘兮,耳聊啾而惝愰。”本读“力求切”(“流”liú)。 134.趣談“卯”字甲乙丙丁,丁是天干中第四位;子丑寅卯,卯是地支中的第四位,天干也好,地支也好,都是序數詞。所以有“丁是丁,卯是卯”的説法。卯(地支第四)無法象形構字。祗能一一借用。那麼“卯”是所借何字呢?原來是借用的已經孵化出殼的螳螂卵(桑螵蛸)留在枝條上的空殼。幼蟲在爲卵,幼蟲去爲卯。卵,已出殼爲卯(冇了幼蟲),由此看來“卯”是假借字,“冇”是返還字。
*卯〔夘 戼〕mǎo5画 卩部 (1) 地支的第四位。 (2) 器物接榫(sǔn)处凹入的部分:对~眼| 凿个~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