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洒¹ sǎ ㄙㄚˇ 《广韵》所卖切,去卦,生。 《集韵》所蟹切,上蟹,生。 9画 水部6画 统一码:6D12 大五码:CF73 国标扩:C8F7
1 淋水在地面上。
《诗・唐风・山有枢》:「子有廷内,弗洒弗扫。」 毛传:「洒,洒也。」 2 散落。
《礼记・内则》:「屑桂与姜,以洒诸上而盐之。」 唐 孟浩然《还山赠湛法师》诗:「平石藉琴砚,落泉洒衣巾。」洒,一本作「洒」。 朱德《太行春感》诗:「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 3 散发;分散。
《逸周书・大匡》:「赋洒其币,乡正保贷。」 孔晁注:「洒,散也。」 明 朱有炖《仗义疏财》:「我只将你欠的粮,洒派在别的户儿身上,替你纳官便了。」 4 水分流。
《墨子・兼爱中》:「洒爲底柱,凿爲龙门。」 孙诒让间诂:「洒即谓分流也。」 5 甩落;甩开。
明徐复祚《一文钱》第一出:「﹝一个钱﹞藏在那里好?藏在袖子里恐怕洒掉了。」 茅盾《子夜》十八:「她拉住了她的手……但是张素素蓦地一洒手,挺直了胸膛,尖利地看住了四小姐。」 6 抖出,揭开。
《儒林外史》第二二回:「虽则我家老二捧茶,不该从上头往下走,你也不该就在董老爷跟前洒出来!不惹得董老爷笑?」 7 斟,倒。
《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那窗臼里,呀的有声。寿儿恐怕惊醒爹妈,即桌上取过茶壶来,洒些茶在里边,开时却就不响。」 《革命民歌集・年关穷人苦债歌》:「一杯酒债主坐上来,手提铜壶把酒洒。」 8 挥洒。多指书写。
明 陈继儒《珍珠船》卷二:「绍兴乙未六月,思陵常临《褉序》赐刻,刘光世子尧仁进之,孝宗亲洒宸翰于後。」 9 自然,不拘束。参见「洒如」。
10 刺绣。
朱自清《中国歌谣・歌谣的分类》:「江苏 涟水有《卖货郎》歌云:『……买你三号针洒翠花。』」参见「洒线」。 11 宋 元时关西方言。男性的自称代词,犹「咱」。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五十出:「你府佥来请洒,洒不去不得。」 12 同「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