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爽
1 谓神魂,心神。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夫有子孙,自是天地闲一苍生耳,何预身事,而乃爱护,遗其基址,况於己之神爽,顿欲弃之哉!」 卢文弨补注:「昭七年《左氏传》子产曰:『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於神明。』此神爽即精爽也。」 晋 无名氏《晋成帝哀策文》:「天倾其仪,地覆其载。大业未究,神爽迁背。」 唐 薛用弱《集异记・徐佐卿》:「﹝徐佐卿﹞一日忽自外至,神爽不怡,谓院中人曰:『吾行山中,偶爲飞矢所加,寻已无恙矣。』」 明 李东阳《<北上录>序》:「神爽飞越,心胸开荡。」 2 犹神俊。多形容猛禽、良马等姿态雄健。
南朝 宋 刘义庆《幽明录》:「楚文王少时好猎。有一人献一鹰,文王见之,爪距神爽,殊绝常鹰。」 《北史・斛律光传》:「光字明月,马面彪身,神爽雄杰,少言笑,工骑射。」 明 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上・<世说新语>记事多谬》:「侃(陶侃)意正欲诛亮(庾亮),以谢天下。亮犹豫不敢……温(温峤)云:『溪狗我所悉知,卿但见之。』因而陶见庾貌丰姿神爽,遂改观,欢宴终日。」 3 精神爽快;心神开豁。
明 刘基《雪鹤篇赠詹同文》:「洗髓织女黄姑矶,瑶台雪花大十围,食之神爽肉不肥,乘风振羽芳菲菲。」 《花月痕》第四二回:「﹝谡如﹞到得山下,连峰叠嶂,壁立千仞,独立回望,令人神爽。」 瞿秋白《赤都心史》三:「巍然高大的城墙,古旧壮丽的建筑,令人神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