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清雅
1 清高拔俗。
《三国志・魏志・徐宣传》:「尚书徐宣,体忠厚之行,秉直亮之性,清雅特立,不拘世俗。」 唐 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青裙素襦,神气清雅,宛若士大夫家。」 明 高启《送丁至恭河南省亲序》:「丁俨 至恭日抱琴与余游,余爱其清雅和易,且能相慰於寂寞之滨,故数与燕咏啸歌。」 2 清新雅致。
南朝 梁 锺嵘《诗品》卷下:「希逸诗气候清雅,不逮于范 袁。」 《四游记・张果老骑驴应召》:「﹝小道士﹞言词清雅,礼数中度。」 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五:「京口诗人,皆奉梦楼先生之教,诗多清雅。」 李斌奎《天山深处的「大兵」》:「清雅的紫竹调伴着他灵活潇洒的舞步,宛如蜻蜓点水,萍浮河面。」 3 清静幽雅。
《西游记》第二五回:「那林里是个清雅的去处,决然没有妖精。」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长沙 小西门外,望两岸居人,虽竹篱茅屋,皆清雅淡远,绝无烟火气。」 冰心《离家的一家》:「好清雅的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