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致 |
释义 | 致 《广韵》陟利切,去至,知。 11画 至部4画 统一码:81F4 大五码:AD50 国标扩:D6C2 1 《汉书・终军传》:「军 南朝 宋 2 《左传・文公十二年》:「不腆先君之敝器,使下臣致诸执事,以爲瑞节。」 《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三国 宋 3 《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庄公 何休 陈立 4 《墨子・节葬下》:「哭往哭来,反从事乎衣食之财,佴乎祭祀,以致孝於亲。」参见「致敬」。 5 《史记・刺客列传》:「荆轲 6 《易・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书・多士》:「我乃明致天罚。」 《北史・周纪上・文帝》:「频有诏书,班告天下,称欢 7 《孟子・公孙丑下》:「蚔蛙 朱熹 8 《周礼・秋官・小司寇》:「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 郑玄 《国语・越语上》:「﹝句践 9 《易・需》:「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王弼 《汉书・公孙弘传》:「致利除害,兼爱无私,谓之仁。」 颜师古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庶 10 《论语・子张》:「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韩非子・五蠹》:「人主兼学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几矣。」 杜甫 鲁迅 11 《淮南子・主术训》:「遽伯玉 高诱 12 汉 南朝 13 14 《汉书・外戚传下・定陶丁姬》:「因故棺爲致椁作冢,祠以太牢。」 颜师古 15 宋 16 唐 17 汉 宋 《老残游记》第六回:「觉得棉袍子在身上有飘飘欲仙之致。」 18 晋 南朝 19 三国 晋 20 晋 南朝 21 元 《水浒传》第四十回:「恩兄不肯上山,致有今日之苦。」 鲁迅 22 《左传・桓公二年》:「大羹不致。」 俞樾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命功师效功,陈祭器,案度程,毋或作爲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爲上。」 陈澔 庄逵吉 《诗・小雅・斯干》「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汉 陆德明 23 《汉书・酷吏传・严延年》:「桉其狱,皆文致不可得反。」 颜师古 24 《礼记・玉藻》:「君赐,稽首据掌致诸地。」 陈澔 《荀子・君道》:「内不可以阿子弟,外不可以隐远人,能致是者取之。」 25 《论语・子张》:「丧致乎哀而止。」 皇侃 《荀子・荣辱》:「志意致修,德行致厚,智虑致明,是天子之所以取天下也。」 杨倞 南朝 26 27 《礼记・曲礼上》:「献田宅者操书致。」 王引之 28 29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