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 甲骨文合集33006,殷 辛未,又于出日。兹不用。
甲骨文合集33006,殷 丁酉, 貞王乍三𠂤又(右)中𠂇(左)。
𢼝又爵, 殷周金文集成8195, 殷 𢼝(牧)又。
又方彝,殷周金文集成9831,殷 又。
庈父鼎,殷周金文集成2672,西周早期 母(毋)又女。
我方鼎,殷周金文集成2763,西周早期 隹(唯)十月又一月丁亥。
十三年𤼈壺, 殷周金文集成9723,西周中期 隹(唯)十又三年九月初吉戊寅。
縣妃簋,殷周金文集成4269,西周中期 隹(唯)十又二月既朢,辰才(在)壬午。
小克鼎,殷周金文集成2799,西周晚期 隹(唯)王廿又三年九月,王才(在)宗周。
伯吉父簋,殷周金文集成4035,西周晚期 唯十又二月初吉。
大簋蓋,殷周金文集成4125,西周晚期 隹(唯)十又五年六月。
秦公鐘,殷周金文集成262,春秋早期 克朙(明)又(有)心。
中山王鼎, 殷周金文集成2840,戰國晚期 又(有)氒忠臣(賙), 克(順)克卑(俾)。
古璽彙編4558,戰國 又(有)金。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亙先1,戰國 亙(恒)先無又(有)。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38正,戰國至秦 是胃(謂)又(有)小逆,毋(無)大央(殃)。
居延新簡EPT40.203,西漢 又視之身中生如黍粟狀,利劍也。
居延新簡EPT48.9,西漢 請勿□□大火亦赤又。
史晨後碑,東漢 又勅: 瀆井,復民飭治,桐車馬於瀆上,東行道,表南北,各種一行梓。
王基斷碑,三國魏 又遷使持節鎮南……
宋仲墓誌,隋 君又家傳禄位,門襲衣纓,爵賞高徵,弓車遠聘。
王震墓誌,唐 屬魯館初開,元寮是擇,又以君檢校安定公主府司馬。 按: 此形割裂,有三筆。
韋士逸墓誌,唐 於虖! 貞士往矣,而貞士又無息,千百年後,陵谷迭更,誰復知韋氏之有貞士乎?
韓行妻解摩墓誌,唐 後因隋任流播,又貫洛州洛陽縣上東郷歸仁里。 《説文》: “又, 手也。 象形。 三指者, 手之𠛱多略不過三也。 ” 又,象右手之形。戰國文字中或在下增“、”或“9”,致與 “寸”字同形,然實非“寸”字。 甲金文左向右向多不分, 但“又”與“𠂇”则强調分, 左右相對舉時以爲“右”, 以爲“左”。 不過使用中偶或不分, 如伯吉父簋“唯十又二月初吉”, “右”作。 類似情況亦見於元年師兑簋、 庚季鼎等。 後來“𠂇”、“又”二字分别被“左”、“右”取代。
又★常◎常yòu象形,甲骨文、金文、小篆象右手形,隶定为“又”。本义为手,假借为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或继续、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表示整数之外再加小数或零数等。 【辨析】 ❶以“又”作意符构成的表意字或形声字多表示与手有关的动作,如“取、叔、驭”等。 ❷以“又”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yǒu:友∣yù:驭。 ❸又/再 见530页“再”。 又·yòu(甲) (篆) ,甲骨文画的是一只右手,楷书变为“又”。“又”被借作副词。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you 上声:友(友爱) 有(拥有) 去声:右(左右) 佑(保佑) 铕(金属元素) yù 郁(郁郁葱葱) wěi 洧(古水名,在河南) 痏(伤口) 鲔(鱼名) 相关链接 “”即手。手有左右之分,故也读为“zuǒ”,本义为助理,后为“左”取代,生成的形声字有“佐”,意为“辅佐”。 又(yòu)右手也。古之“𠂇又”,今用“左右”。古之“左右”,今作“佐佑”。 【按】“𠂇又、左右、佐佑”構成兩組古今字,在表示方位時,“𠂇又”爲古則“左右”爲今;在表示輔助時,“左右”爲古則“佐佑”爲今。 251.趣談“又”字又,是古人把右手貼在山崖壁上用左手描畫下來的,古文字的指尖是向左的,所以證明這是右手,古人以三爲多,這裏省去兩指,意思到了就行,已經約定俗成。後來借爲又一個,於是加口成右,加以區别。
又yòu(2画)
*又yòu2画 又部 副词。 1. 表示重复或继续:擦了~擦|说了一遍~一遍|今年~是个丰收年。 2. 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说~笑|~多~快|北京既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3. 表示意思更进一层:山很陡,~都是老弱病残,还是别爬为好。 4. 表示在某基础上有所补充:~及(附带再提一下。信写完并落款后又添上几句时,常在句末注明“又及”或“某某又及”)|他帮大爷买了车票,~给了一百块钱。 5. 表示有矛盾的两件事:~想吃,~怕辣|既怕冷,~不愿多穿衣服。 6. 表示轻微的转折:想说什么,一时~想不起来。 7. 用在否定句或反问句中,加强语气:他~不是外人,别客气|他听见了~能把我怎样? 8. 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一年~三个月|二~四分之一(即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