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取¹ |
释义 | 取¹ 《广韵》七庾切,上麌,清。 8画 又部6画 耳部2画 统一码:53D6 大五码:A8FA 国标扩:C8A1 1 《周礼・夏官・大司马》:「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 郑玄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於二毛?」 2 宋 3 《书・召诰》:「太保乃以庶邦冢君,出取币,乃复入,锡周公 唐 曹禺 4 《孟子・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所贵於天下之士者,爲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 5 《左传・襄公十三年》:「师救邿 《左传・庄公十一年》:「覆而败之,曰取某师。」 《史记・秦始皇本纪》:「蒙骜 清 6 唐 7 《诗・豳风・七月》:「取彼狐狸,爲公子裘。」 《新唐书・权怀恩传》:「赏罚明,见恶辄取。」 元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大汉指定回风 8 汉 唐 《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龙溪 9 《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阿保机 《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後哲宗 《警世通言・陈可常端阳仙化》:「﹝郡王 10 汉 明 11 《晏子春秋・内杂下十》:「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国语・晋语六》:「夫宣子 唐 12 《楚辞・天问》:「女岐 元 清 13 唐 14 《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後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宋 毛泽东 15 《史记・匈奴列传》:「冒顿 《敦煌变文集・舜子变》:「舜 16 宋 《清平山堂话本・蓝桥记》:「妪曰:『取郎君自便。』」 17 《易・系辞下》:「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 王弼 18 《老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河上公 《荀子・王制》:「成侯 俞樾 19 《孟子・尽心上》:「杨子 《史记・酷吏列传》:「丞相取充位,天下事皆决於汤 20 唐 清 21 唐 宋 22 《周易・咸》:「咸,亨利贞,取女,吉。」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王后生太子迁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李逊 23 《左传・昭公二十年》:「郑国 王引之 《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内取兹谓禽。」 颜师古 《东周列国志》第四二回:「晋文公 24 《韩非子・难三》:「且此亡王之俗,取 陈奇猷 25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