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弟子职》:「凡拚之道,实水于盘,攘臂袂及肘,堂上则播洒,室中握手。」
尹知章注:「堂上宽,故播散而洒,室中隘,故握手爲掬以洒。」
《诗・唐风・山有枢》「弗洒弗埽」
唐 孔颖达疏:「洒谓以水湿地而埽之,故转爲洒。洒是散水之名也。」
茅盾《色盲》五:「路上刚洒过水,车轮在地上印出两道线。」
2 指事物播散开来。
《宋书・礼志一》:「今皇威遐震,戎车方静,将洒玄风於四区,导斯民於至德。」
3 谓东西散落下来。
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蹄足洒血。」
《红楼梦》第二七回:「﹝黛玉﹞方转过来,尚望着门洒了几点泪。」
老舍《离婚》第四:「小米洒了一地。」
4 器物倾覆,里面盛的东西泼了出来。
《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不想袖子一带,把双筷子拐在地下,把盅酒也拐倒了,洒了一桌子。」
何永鳌《火焰山上四十天》:「一锅面条都让我洒了,害得你们饭也没吃。」
5 投;挥;甩开。
《文选・潘岳〈西征赋〉》:「徒观其鼓枻回轮,洒钓投网。」
李善注引毛传:「洒,亦投也。」
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一:「我渊圣皇帝居东宫,日亲洒宸翰,画唐十八学士并书姓名序赞以赐宫僚张公 叔夜。」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六:「立过来没有好久,菊咬就洒翅膀了。」
茅盾《多角关系》九:「他用力将手一洒,洒脱了李桂英的手,反身就走。」
6 清除。
晋 孙绰《谏移都洛阳疏》:「便当躬率三军,讨除二寇,荡涤河 渭,清洒旧京。」参见「洒除」。
7 淋。
三国 魏 李康《运命论》:「其爲实乎?则执杓而饮河者,不过满腹;弃室而洒雨者,不过濡身。」
8 谓风吹动。
汉 王逸《鲁灵光殿赋》:「祥风翕习以飒洒,激芳香而常芬。」
晋 陆机《演连珠》之六:「臣闻灵辉朝觏,称物纳照;时风夕洒,程形赋音。」
唐 杜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诗之一:「高栋曾轩已自凉,秋风此日洒衣裳。」
宋 林逋《洞霄宫》诗:「幽人天柱侧,茅屋洒松风。」
9 潇洒脱俗,不拘束。
10 钓具。
11 乐器名。
《尔雅・释乐》:「大瑟谓之洒。」
郭璞注:「长八尺一寸,广一尺八寸,二十七弦。」
郝懿行义疏:「谓之洒者,《释文》引孙炎云:『音多变,布出如洒也。』」参阅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尔雅大瑟谓之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