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古典主义衬线体
释义

古典主义衬线体

古典主义起源于18世纪中期。在这一时期,衬线体的发展走到了一个暂时性的终点,同时印刷业中出现了字号的系统。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字母之间的对比变得越来越强烈,而衬线也变得越来越柔和。为了达到理想的清晰度和标准度,人们开始用直尺和圆规来设计字体。这些新设计的古典主义衬线体(ClassicismAntiqua)却比那些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出现的字体难辨认。
在文艺复兴衬线体中,文字字形左右对齐,它以限定字形的方形框架的对角轴线的交点为基准中心点。在古典主义衬线体中,这两个特点得以保存。当时的版式设计员的工作就是选出合适的字体并且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而对书籍的装帧考虑甚少,以往装饰繁复的花体大写首写字母因此逐渐消失了。到了古典主义的末期,出现了第一批无衬线体和粗衬线体。


古典主义衬线体的“A”和“a”


古典主义衬线体是用尖锐的笔尖书写出来的。随着按压笔尖程度的不同,它能在任何方向画出强度不等的笔画。在古典主义衬线体中,笔画与笔画之间强烈的粗细差别,以及垂直的阴影轴和在此方向上形成的文字形状,都让这种字体散发出一种优雅安静的美。由于这种字形会影响行与行之间的导向,因此需要加宽文字之间的行距来唤起人们对阅读的兴趣。
由于古典主义衬线体的笔画粗细对比强烈,因此它不适合写在高亮度的白纸上,否则那些纤细的笔画会变得非常模糊,这种情况在使用小字号的印刷体时尤为明显。那些非常细的衬线通常不加过渡就直接融入较粗的基础笔画中,这样一来就带来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19世纪下半期的报刊印刷就常常用较粗的笔画代替细衬线,因此印刷出来的字体显得很粗壮。
来自法国的费明·迪多(Firmin Didot)、意大利的贾巴蒂斯塔 ·博多尼(Giambattista Bodoni)和德国的尤斯图·沃鲍姆(Justus Erich Walbaum)是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初期古典主义衬线体最重要的设计师。而博多尼更是推动了印刷术向完美的方向发展。


左:博多尼大写字母衬线体;右:博多尼衬线斜体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