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火候
1 烹饪时火力的强弱和时间的长短。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贞元中,有一将军家出饭食,每说物无不堪吃,惟在火候,善均五味。」 宋 苏轼《猪肉颂》:「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明 沈德符《野获编・士人・金华二名士》:「﹝吴少君﹞孤介有洁癖……炊饭择好米,自视火候。」 叶圣陶《未厌集・小病》:「口味咸淡,火候文烈,只要经她的手,便刚好恰当,最合适於我。」 2 指方士炼丹的功候。
唐 白居易《天坛峰下赠杜录事》诗:「河车九转宜精链,火候三年在好看。」 元 史九敬先《庄周梦》第二摺:「汞铅丹灶,能平善消,火候最难调。」 《西游记》第七回:「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 3 比喻道德、学问、技艺等修养工夫的成熟。
清 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以才识涵濡薀蓄,更当俟之以火候。」 《儒林外史》第三回:「本道看你的文字,火候到了,即在此科,一定发达。」 杨朔《黄海日出》:「她们四发四中,摧毁了四辆坦克靶,武艺可算练到火候。」 4 比喻紧要的时机。
《孽海花》第三十回:「三儿暗忖那话儿来了,但是我不可卤莽,便把心事露出,火候还没有熟呢。」 鲁迅《伪自由书・後记》:「现在,听说已到组织团体的火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