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𤞷父鼎, 殷周金文集成2141,西周早期
𤞷父乍(作)□台鼎。

台寺缶,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1693,春秋
台寺。

哀成叔鼎,殷周金文集成2782,春秋晚期
台(以)事康公, 勿或能(怠)。

其台鐘,殷周金文集成3,春秋晚期
其台。

其次句鑃,殷周金文集成421,春秋晚期
其次𢍰(擇)其吉金, (鑄)句鑃。台(以)亯(享)台(以)考(孝)。

齊大宰歸父盤,殷周金文集成10151,春秋
(齊)大宰(歸)父(己)(沬)盤。 台(以)(祈)(眉)(壽)。

十四年陳侯午敦,殷周金文集成4646,戰國晚期
(陳)𥎦(侯)午台(以)羣者(諸)𥎦(侯)。

郭店楚墓竹簡·緇衣21,戰國
則大臣不台(治), 而埶(褻)臣(託)也。

秦印文字彙編
台。

馬王堆漢墓帛書·養生方,西漢
色其雄以美,乃若台(始)壯。

漢印文字徵
白台翁叔。

漢印文字徵
瞻台虞印。

太尉楊震碑,東漢
乃台吐燿,乃嶽降精。

元欽墓誌,北魏
公神兼物表,識洞人先。毗台闡譽,賛省有聲。

蕭瑾墓誌,隋
庶應加耀台階,增輝鼎鉉。

楊執一墓誌,唐
太尉台漢,德王佐隋,稹慶二十,長源逶迤。
《説文》: “台, 説也。 从口㠯聲。”
根據許慎釋義,則“台”爲怡悦本字。傳世典籍有此用法,《史記·太史公自序》: “唐堯遜位, 虞舜不台。”但出土古文字多用同“以(㠯)”, 作介詞, 作連詞。《郭店楚墓竹簡·緇衣》 簡21借爲 “治”,《馬王堆漢墓帛書·養生方》 借爲“始”。

臺★繁◎常;檯★繁◎次;颱★繁◎常★常◎常


台,形声,金文、小篆1从口,(yǐ)声,本义读yí,喜悦,是“怡”的本字;又读tái,用于星宿名,引申为敬辞,用于称对方或跟对方有关的行为,假借为高而平的建筑物;又读tāi,用于地名。台州,地名,在浙江。天台,地名,又山名,均在浙江。臺,形声,小篆2从至,从高省,之声,读tái,本义为很高的、上端平整的四方形土堆,用来瞭望,引申为高而平的建筑物、某些用作座子的器物、公共场所中高出地面便于讲话或表演的设备、像桌子一样的器物等,假借为古代官署名,由此引申为现代某些单位或机构名。檯,形声,从木,臺声,读tái,本义为一种树木,引申为桌子或像桌子一样的器物。颱,形声,从風,台声,读tái,台风,发生在太平洋西部和南海海面上的热带气旋,中心风力常在12级以上。元代俗字、《手头字》、《简体字表》、《简化字表》把“臺”简作“台”,采用同音代替。《简化字表》又把“檯”“颱”合并简作“台”。
【辨析】
❶“台”与“臺、檯、颱”不是等义简繁字。
❷以“台”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tái:抬、苔、邰、骀、炱、跆、鲐∣tāi:胎∣dài:怠、殆、绐、迨∣chī:笞∣shǐ:始∣zhì:治∣yí:诒、饴、怡、贻、眙∣yě:冶。
❸台/出(齣) 这两个字都作量词,用于舞台上的演出,但用法不同:“出(齣)”只能用于戏曲,“一出”指传奇(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中的一个大段落,也指戏曲的一个独立演出的剧目;“台”可用于歌舞、戏剧等。一台戏,可以只有一出戏,也可以有几出戏,还可以由不同剧种的几个节目组成。
【构词】
台鉴(台鑒)∣台州(台州)∣天台山(天台山)∣天台宗(天台宗)∣兄台(兄台)∣台阶(臺階)∣窗台(窗臺)∣电台(電臺)∣锅台(鍋臺)∣蜡台(蠟臺)∣楼台(樓臺)∣亭台楼阁(亭臺樓閣)∣舞台(舞臺)∣电视台(電視臺)∣气象台(氣象臺)∣主席台(主席臺)∣台球(檯球)∣梳妆台(梳粧檯)∣收银台(收銀檯)∣写字台(寫字檯)∣台风(颱風)

tái,yí

甲骨文上为绳套,下为陷阱,是古代狩猎的一种方式。古代战争中设埋伏也用这种办法。应是“殆”的初文。“殆,危也。”属会意字。现又作“臺”的简化字。“台”的另一读音为yí,金文上为“厶”,读sī,是鼻子的轮廓画,表示自己;下为“口”,表意,属会意字。是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尚书 ·汤诰》:“匪台小子,敢行举乱,有夏多罪……不敢不正。”“台”,商汤的自称。意思为:不是我犯上作乱,是夏桀的罪太多了,(我)不得不替天行道。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tai
阴平:胎(胚胎)
苔(舌苔)
阳平:抬(抬头)
苔(苔藓)
跆(跆拳)
邰(古地名,姓氏)
炱(烟气凝积而成的黑灰)
鲐(海鱼名)
骀(《广韵》:“骀,驽马。”)
dài
怠(懈怠)
殆(百战不殆)

怡(怡然自得)
贻(贻笑大方)
饴(高梁饴)
佁(《广韵》:“佁,痴也。)
眙(盱眙,县名,在江苏省)
zhì
治(治理)
chi
阴平:笞(鞭笞)
去声:眙(屈原《楚辞·九章》:“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
shǐ
始(开始)
相关链接
1.“始”,应属会意字。许慎对“始”的解释只有三个字:“女之初。”“女之初”似是指女子性生活的开始。怀胎与女子的性生活相关。“始”,似是女、胎(省)会意。治、笞、始属卷舌音系列。不过,元以前古汉语中尚无系统的卷舌音,多为舌面音,始,读如“喜”(xǐ);治,读如“技”(jì)。
2.“冶”,为象形、会意字,与“台”无关。古玺文右边两个三角形△代表金属锭子。楷书中的“台”可以看成是两个△的变形。小篆其右上本为被冶炼的金属,下为熔器,左边本为“仌”(bīng,即“冰”),表示金属像冰块一样融化。
(古玺文·冶) (篆·冶)

(yí)

悦也。从口,㠯聲。㠯,古“以”字。

金文;tái

[口(意符)+ 厶(聲符)→台(《説文》:“台,説也。從口,聲。”台,敬辭,用於稱呼對方或與對方有關的事物〈台鑒、台甫〉。)]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二回):“我兩個奉著知縣台(yí)旨,叫拿你父子二人。”

(5画)
❶tāi
❷tái(臺檯颱)

【提示】在汉字简化前,读tái并表示 “高平的建筑物”“公共场所内高出地面的设备” “某些做座子用的器物(如锅台、灯台)” “像台的东西 (如井台)” “某些像台的家具或器具 (如写字台、柜台)” 等义,以及用于量词、敬辞和 “台湾”一词时,台字一般写作繁体的 “臺”。其中,表示“某些像台的家具或器具”义时,台字也写作繁体的“檯”。用于特指 “台风”时,台字写作繁体的“颱”。读tāi并专用于 “台州、天台山、天台县、台州湾” 等地名时,台字均写作 “台”。

*tāi

5画 厶部 地名用字:~州(地名,在浙江)|天~(山名,又地名,在浙江)。
 另见tái(388页)。


*1tái

5画 厶部 
(1) 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古时最高的官位)。
(2) 敬词。用于称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行为:~甫|~启|兄~。


*2(臺)tái


(1) 高而平的建筑物:瞭望~|亭~楼阁。
(2) 像台一样高出地面便于讲话、表演的设备:讲~|舞~|戏~|主席~。
(3) (~儿)像台的小型建筑物:井~儿|窗~儿。
(4) 放器物的底座:灯~|锅~|蜡~|炮~。
(5) 量词。用于戏剧演出、机器设备等:一~戏|一~电脑|一~拖拉机。
(6) 台湾省的简称:~胞|~属|~资|~币。
(7) 姓。


*3(颱)tái

【台风】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海洋的热带空气旋涡。我国规定台风中心附近地面(海面)最大风力达8—11级为台风,12级以上为强台风。台风袭击处常有狂风暴雨,沿海岸则有高潮、巨浪。


*4(臺 檯)tái

像台的家具、器具:柜~|写字~|手术~。
 另见tāi(388页)。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9: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