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甲骨文合集3823,殷 [癸]未卜, , 貞□令□易食……吕……
甲骨文合集6779,殷 ……吕……
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490,殷 壬子卜其將妣庚吕于東官,用。
吕姜作簋,殷周金文集成3348,西周早期 吕姜乍(作)𣪕(簋)。
吕方鼎,殷周金文集成2754,西周中期 吕𢓊(延)于大室。
吕王壺,殷周金文集成9630,西周晚期 吕王(造)乍(作)内(芮)姬(尊)壺。
曾侯乙鐘(下二5),殷周金文集成293,戰國早期 割(姑)(洗)之才(在)楚号爲吕鐘。
古璽彙編1640,戰國 吕璋。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䊷衣14,戰國 《吕型(刑)》員(云): “(苗)民非甬霝(命),折(制)以型(刑),隹(惟)(作)五之型(刑)曰。”
睡虎地秦墓竹簡·爲吏之道19,戰國至秦 自今以來,叚(假)門逆吕(旅),贅壻後父,勿令爲户,勿鼠(予)田宇。
秦印文字彙編 吕昌。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西漢 不得有其大吕勞。
北海相景君碑陰,東漢 故脩行都昌吕興字世興。
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陰,東漢 故兖州從事任城吕育季華三千。
元湛墓誌,北魏 建義元年歲次實沈月在仲吕戊子朔十三日庚子薨。
吕墓誌, 東魏 魏故詔假河東太守吕君墓誌。
張軫墓誌,唐 吕巖説撰。 《説文》: “吕, 𦟝骨也。 象形。 昔太嶽爲禹心吕之臣, 故封吕矦。 凡吕之屬皆从吕。 , 篆文吕从肉从旅。 ” “吕”字最早見於甲骨文,或説其構形象金屬塊之形,或説爲“鋁”之初文,《説文》認爲象𦟝骨, 構形原理不能確知。 西周以降構形承襲甲骨文, 没有變化。
吕★常◎常lǚ象形,甲骨文、金文象金属熔块形,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呂”。本义为金属块,是“铝”的本字。(一说小篆象两节脊椎骨相连之形,本义为脊骨,是“膂”的本字。)假借为脊骨、古代乐律名、姓等。俗字作“吕”。大陆以“吕”为规范字形。 【辨析】 ❶以“吕”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韵母为ü,但声调和声母不同。lǚ:侣、铝、稆∣lǘ:闾∣jǔ:莒。 ❷在台湾,“吕”的两口之间有一短竖。 吕lǚ(甲) (篆) 金文为“吕”,有学者认为是铝锭之象形。(《字源谈趣》580页)小篆为“吕”。《说文》:“脊骨也,象形。”像两节相连的脊柱骨,人有脊骨21节,筋肉相接,是“膂”的本字。本义为脊梁骨。昔舜的臣子太岳,助禹治水有功,功高如山岳,旨为“太岳”官。太岳为禹心吕之臣,故封吕侯。后世因以为姓。《通志·氏族略》记载:“吕氏,姜姓,侯爵,炎帝之后也。虞、夏之际,受封为诸侯。”“吕”成为姓氏专用名词后,别造形声字“膂”取代。王充《论衡·说日》:“夫乌兔蟾蜍,日月气也,若人之腹脏,万物之心膂也。”“膂”即“吕”。汉以后,把“吕”看成是两“口”,南北朝时出现的“侣”字,已把“吕”当成了声符兼意符。孔稚珪《北山移文》:“青松落荫,白云谁侣?”侣,作“伙伴”解。明清时期小说家又把“吕”解释为“两口相接”(见《元池说林》)。现在“两口吕”已被广泛认同。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lü 阳平:闾(闾巷) 榈(棕榈) 上声:侣(伴侣) 铝(铝合金) 稆(一种自生稻) jǔ 莒(莒县,在山东省) 相关链接 “宫”字里的“吕”是声符。《说文》:“宫,从‘宀’,‘躳’省声。”“躳”,身也,是“躬”之初文,读如“恭”。“吕”当脊梁解,属会意字。“躬”属形声字。“身”与“弓”之间的变化参见“射”字条。 吕(lǚ)同“膂”,脊骨也。脊骨廿一椎,象椎与椎相連,有筋系之。 吕*呂lǚ(6画)
【提示】旧字形7画,两口之间多一竖。 *吕lǚ6画 口部 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的一部分: 律~|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