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
1 只爲自己打算;只图个人的利益。
《吕氏春秋・忠廉》:「若此人也,有势则必不自私矣,处官则必不爲污矣。」 晋 潘尼《安身论》:「忧患之接,必生於自私而兴於有欲。自私者,不能成其私,有欲者,不能济其欲,理之至也。」 《宋书・孝义传・蒋恭》:「礼让者以义爲先,自厚者以利爲上,末世俗薄,靡不自私。」 2 谓归个人私有。
《新唐书・沙陀传》:「景思闻天子西,乃与友金料骑五千人居绦,兵擅劫帑自私。」 清 朱梅崖《乐闲图序》:「天子以爲可休,斯可休矣,故筋力得以自私,若是者,乃先生之所谓乐,先生之所谓闲也。」 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皇上不以君位自私,而公必遏其德义;国民以人道爲重,而公必自逞其兵威。」 3 偏私。
宋 欧阳修《正统论》上:「盖於其可疑之际,又挟自私之心,而溺於非圣之学也。」 明 方孝孺《送梁宏省亲还广东序》:「昔尝称南士轻剽,不可当大事,此北人自私之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