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 毛公鼎,殷周金文集成2841,西周晚期 虩(許)上下若否。
中山王鼎, 殷周金文集成2840,戰國晚期 含(今)(余)方壯。 智(知)天若否。 按: 構件“口”形增點繁化。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周易31,戰國
否★常◎常表意,从口从不,不表示否定,本义读fǒu,副词,表示不同意、不承认,引申为助词,表示询问等;又读pǐ,假借为卦名,指天地之气不相交,表示闭塞不通。由此引申为贬斥。 否(fǒu)不也。 否(7画) ❶fǒu ❷pǐ
【提示】不,中间是一竖,不是竖钩,不要错写成横下一个小。 *否fǒu7画 口部 副词。 (1) 〈书〉 用于应对,常独立使用,相当于口语的“不”、“不然”。 (2) 表示否定,不承认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真实性: ~认|~决。 (3) 〈书〉 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询问: 是~(是不是)|能~(能不能)|当~(妥当不妥当)。 (4) 〈书〉 用于疑问句句末,表示询问是还是不是或有还是没有: 明日有雨~? 另见pǐ(309页)。
*否pǐ7画 口部 〈书〉 (1) 贬斥: 臧~人物(评论人物的优劣)。 (2) 恶;困穷;不顺: ~极泰来(坏情况到了尽头,好情况就会到来)。 另见fǒu(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