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原指我国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当时学术派别很多,着名的有儒、法、道、墨、名、阴阳、纵横、农、杂等家。他们着书立说,游说争辩,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这种局面,对当时思想、文化、学术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後用以称学术研究中各抒己见以求发展的方法。
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三:「百家争鸣,或传或不传,而言之有故,持之成理者,屈指可尽。」 巴金《<随想录>总序》:「那就让它们留下来,作爲一声无力的叫喊,参加伟大的『百家争鸣』吧。」 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三》:「这一番话,不只有些提倡百家争鸣的气派,而且有点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