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肉部》:「肊,胸骨也。臆,肊或从意。」
汉 焦赣《易林・咸之比》:「爲矢所射,伤我胸臆。」
《文选・王粲〈登楼赋〉》:「气交愤於胸臆。」
李善注:「《说文》曰:『臆,胸也。』」
唐 杜甫《苦战行》:「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
宋 孙光宪《浣溪沙》词之六:「翠袂半将遮粉臆,宝钗长欲坠香肩。」
2 心间。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
宋 叶适《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余客钱塘,不择晨暮过,疑难填臆,至其舍,论辨从横。」
清 冒襄《影梅庵忆语》:「君堂上膝下,有百倍重於我者,乃以我牵君之臆,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3 意料;推测。
汉 贾谊《鵩鸟赋》:「鵩乃叹息,举首奋翼,口不能言,请对以臆。」
晋 葛洪《抱朴子・论仙》:「乃知天下之事,不可尽知,而以臆断之,不可任也。」
宋 范仲淹《四民诗・士》:「祸福有倚伏,循环亦无极。前圣不敢言,小人尔能臆?」
鲁迅《坟・人之历史》:「其说逞肊,无实可徵。」
4 愤懑;抑郁。
《方言》第十三:「臆,满也。」
郭璞注:「愊臆,气满之也。」
《释名・释形体》:「臆,犹抑也;抑,气所塞也。」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虢君﹞言未卒,因嘘唏服臆。」
三国 魏 曹丕《武帝哀策文》:「舒皇德而咏思,遂腷臆以莅事。」
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地阔天长,不知归路。寄身锋刃,腷臆谁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