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 )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丙5,戰國 淡可(兮)其無味也。 按: 上下結構。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西漢 源鼻口之生(性)而知其好犫(臭)味也。
 元願平妻王氏墓誌,北魏 掩埏明旦,鎸誌今晨。昭傳來昆,共味清塵。
 龍華碑,隋 花開千𦯧, 紛生八味之閒; 香汎六銖,馥滿九層之上。 《説文》: “味,滋味也。从口未聲。” “味”本指口嚐所感知,故从口。《老子》: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論語·述而》: “子在齊聞《韶》 ,三月不知肉味。”氣味義後起。
味★常◎常
wèi形声,从口,未声,本义为滋味、味道,引申为气味、菜肴或食品、情趣、品尝、体会、量词(用于中药)等。 味wèi(8画)
  【提示】未,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上横短下横长,不要错写成末。 *味wèi8画 口部 (1) 舌头尝东西得到的感觉: ~道|甜~|苦~|滋~。 (2) 菜肴;食品: 异~|美~|野~|山珍海~。 (3) 鼻子闻东西得到的感觉: 香~|气~|臭~儿|火药~儿。 (4) 意义;旨趣: 意~|趣~。 (5) 研究;体会: 寻~|玩~|体~。 (6) 量词。用于中药: 这个方子共七~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