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 ) 甲骨文合集1822,殷 貞其雨,咸。
 甲骨文合集20098,殷 丁未卜, 扶, 㞢咸戊。
 甲骨文合集7021,殷 貞我……咸。
 甲骨文合集1385正,殷 貞勿𤉲于咸 。
 甲骨文合集33256,殷 癸卯, 貞咸我禾, 來 受隹。
 甲骨文合集32164,殷 □辰, 貞咸奏于 又[伐]……
 咸父乙簋,殷周金文集成3150,殷 咸父乙。
 史獸鼎,殷周金文集成2778,西周早期 史 (獸) (獻)工于尹。咸 (獻)工。
 班簋,殷周金文集成4341,西周中期 易(賜)鈴 (勒)。咸。
 秦公鐘,殷周金文集成262,春秋早期 盩(戾)龢(和)胤(俊)士,咸畜(蓄)左右。
 秦公簋,殷周金文集成4315,春秋早期 咸畜胤(俊)士。
 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93,戰國至秦 在咸陽者致其衣大内,在它縣者致衣從事之縣。
 秦印文字彙編 咸陽右鄉。
 秦印文字彙編 咸 里夸。
 秦印文字彙編 咸 里竭。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106,西漢 踐十一月更外樂,月不盡一日下總咸陽,不見毛。
 居延新簡EPS4T2.50,西漢 千臧五百以上爵咸。
 漢印文字徵 左咸印。
 郃陽令曹全碑陽,東漢 于時聖主諮諏,群僚咸曰: “君哉!”
 池陽令張君殘碑,東漢 ……咸位南面,競德國家。
 晉皇帝三臨辟雍皇太子再莅盛德頌陽,晉 弟子門人,咸在列位。
 李頤墓誌,北魏 縱被曲奪,咸知上明。
 元壽安墓誌,北魏 小大咸得其宜,親疏莫失其所。
 任軌墓誌,隋 參軍藉三略之權,食貨資八政之本。董司綱紀,咸爲稱職。
 高元珪墓誌,唐 嗣子承襲,左衛兵曹參軍; 次子承秀,左衛率府倉曹參軍。咸扣心告予,泣血求予。 《説文》: “咸,皆也。悉也。从口从戌。戌,悉也。” 許慎析形正確,然釋本義不可從。“皆”、“悉”爲副詞,不可能是造字本義。本義當與殺伐相關。戌爲一種古兵器,从戌从口,其意殆爲以兵殺人。傳世文獻有此用法。《尚書·君奭》: “咸劉厥敵。”“咸”、“劉”同義連用,均爲殺義。金文“咸”多作副詞,如秦公簋“咸畜胤(俊)士”。 由金文可以看出,隸楷 “咸”字中間 “口”上的横畫實由古 “戌”字(象形)一部分脱落而形成。
咸鹹★繁◎常★常◎常
xián咸,表意,甲骨文、金文从戌从口,戌为斧类兵器,口指人,小篆1字形稍变。本义表示杀戮、灭绝,引申为副词,表示范围,相当于“全”“都”。鹹,形声,从鹵,咸声,像盐的味道。近代俗字、《简化字表》把“鹹”简作“咸”,用同音字代替。 【辨析】 ❶“咸”与“鹹”不是等义简繁字。 ❷以“咸”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jiān:缄∣jiǎn:减、碱∣ɡǎn:感∣hǎn:喊∣zhēn:箴。 【构词】 咸备(咸備)∣咸丰(咸豐)∣咸阳(咸陽,地名)∣老少咸宜(老少咸宜)∣咸菜(鹹菜)∣咸淡(鹹淡)∣咸蛋(鹹蛋)∣咸苦(鹹苦)∣咸水湖(鹹水湖)∣咸味(鹹味)∣咸盐(鹹鹽)∣辣咸(辣鹹)∣酸咸(酸鹹) 咸xián《说文》:“咸,皆也,悉也。”戌,乃“悉”之通假,有“全”的意思。属会意字。《庄子·知北游》注说:“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都是全的意思。关中方言读为hán,本义为齐声呐喊。吴其昌说甲骨文为会意字,像一把斧子加一块砧子,本义为“杀”。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gǎn 感(感动) han 上声:喊(呐喊) 去声:撼(震撼) 憾(遗憾) jian 阴平:缄(缄默) 上声:减(减少) 碱(酸碱度) 相关链接 1.“鍼”(qián),《集韵》为“巨盐切”,《会韵》为“其淹切”。《诗经·秦风·黄鸟》中有“子车鍼虎”。因与“针”同义,故又读为zhēn。“箴”亦然,都是“针”,“可以为砭针治痈肿者”(郭璞《山海经》注),只不过有金、竹、石之别。“喊”,也读xián。京剧《铡美案》中秦香莲拒收包公的三百两纹银后说,她“不再喊(xián)冤”。舌根音与舌面音之转也。 2.吴其昌(1904—1944),浙江海宁人。16岁考入无锡国学专修馆,与王蘧常、唐兰合称“国专三杰”,后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研究院。有《殷虚书契解诂》传世。 咸 (xián)悉也。从口,从戌。戌,悉也。 【按】《爾雅·釋詁》:“咸,皆也。”“悉、皆”同義,指都同。 218.趣談“咸”字咸,初文像戰士揮戈呐喊,喊本字。
咸鹹xián(9画)
  【提示】在汉字简化前,只有表示 “像盐那样的味道”的“咸” 写作 “鹹”,其他用法的 “咸” 字不写作“鹹”。 *咸1xián9画 戈部 (1) 〈书〉 副词。全;都: ~受其益|老少~宜。 (2) 姓。
*咸2(鹹)xián像盐的味道: ~菜|~鱼|菜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