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常◎常形声,从口,合声,本义读hā,鱼口张动的样子,引申为张口呼气、拟声词(多叠用,大笑声),假借为弯(腰);又读hǎ,假借为姓、译音用字。哈达,藏族、部分蒙古族人表示祝贺和敬意时献给对方的长条形的丝巾或纱巾。又读hà,假借为译音用字。哈什蚂,两栖动物蛙的一种。 哈 金文;《説文》所無hā[口(意符)+合(聲符)→哈(張口呼氣:哈欠;象聲詞〈哈哈大笑〉;開玩笑〈打哈哈〉;彎〈哈腰〉。)]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回):“〈劉佬佬〉他只顧上頭和人説話,不防底下果跴(踩)滑了,咕咚一跤跌倒。衆人拍手都哈哈的笑起來。” 哈(9画) ❶hā ❷hǎ ❸hà
 *哈hā9画 口部 (1) 张口呼气: ~了一口气。 (2) 拟声词。多叠用,形容笑声: ~~大笑。 (3) 叹词。表示得意或满意: ~!试验成功了! (4) 弯腰: 点头~腰。 另见hǎ(143页);hà(143页)。
*哈hǎ9画 口部 (1) 〈方〉 斥责: 老板~了他一顿。 (2) 姓。 (3) 【哈达】 藏语音译词,藏族或部分蒙古族人表示敬意和祝贺时赠送的长条丝巾或纱巾,多为白色。 另见hā(143页);hà(143页)。
*哈hà9画 口部 (1) 【哈巴】 (—·ba) 〈方〉 走路时两膝向外弯曲: ~腿。 (2) 【哈什蚂】 (—·shimǎ) 满语音译词。蛙类的一个品种,产于我国东北,雌性腹内有保护卵子的胶质块,中医视为补药。 另见hā(143页);hǎ(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