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哥特小写体
释义

哥特小写体

从12世纪开始,一种新的书写体从北法兰克王国扩展开来。这种字形排列呈网格状,书写笔画中带有尖角转折的字体被称为哥特小写体(Gothic minuscule)。
直到11世纪,加洛林小写体都是整个西欧地区共同使用的字体。西方国家后来发展出的所有字体都起源于加洛林小写体,如哥特体(Gothic)和它的继承者施瓦巴赫体(Schwabacher)、法克图体(Fraktur),以及直到现在还经常使用的各类衬线体。


哥特小写体的“a”



哥特式建筑


12世纪初期,文字的发展迎来了又一次变革——随着哥特式艺术的兴起,小写字母的风格产生了决定性的转变。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创造了一种新的字母形式。这种如同哥特式建筑一样,具有尖拱风格的文字在北法兰克王国诞生并逐渐发展完善。其最终结果就是所有直或圆的字母笔画都越来越倾斜并在转角处折断,垂直的笔画变得僵直而尖锐。从罗马字体到哥特字体的过渡就此得以完成。
哥特小写体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直到14世纪才得以真正完成。为了使文字醒目,书写者在书写大多数由颜色做出标记的首写字母时,仍然继续使用安色尔字体。他们选用放大的小写字母,或从哥特小写体变化而来的小写字母来书写文本内的大写字母。如此一来,就奠定了大小写字母混合书写的基础。


哥特印刷体(约公元13世纪末期)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5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