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 哦作父辛簋,殷周金文集成3613,西周早期
(哦)乍(作)父辛寶 (尊)彝。
 郭店楚墓竹簡·忠信之道8,戰國
(信), (義)之 (期)也。 《説文(新附)》: “哦,吟也。从口我聲。” 古文字作“ ”, 上下結構。 金文爲人名, 郭店楚簡 《忠信之道》簡 8 “ ”讀作“義”。 甲骨文亦有“ ” (《甲骨文合集》718正), 惜乎不甚清晰。
哦★常◎常形声,从口,我声,本义读é,吟咏;又读ó,假借为叹词,表示疑惑或惊讶;又读ò,假借为叹词,表示领会或醒悟。 哦 金文; 篆ó[口(意符)+ 我(聲符)→哦(《説文》:“哦,吟也。從口,我聲。”哦,嘆詞,表示疑問、驚奇等〈哦,是怎麼回事?〉)] 郭小川 《廈門風姿·之三》:“哦,這不過是南方的一角,却集中了南方的多少生機!” *哦é10画 口部 〈书〉 吟咏;念诵: 吟~。 另见ó(298页);ò(298页)。
*哦ó10画 口部 叹词。表示将信将疑: ~,还有这么一说? 另见é(97页);ò(298页)。
*哦ò10画 口部 叹词。表示领会、醒悟或应答: ~!知道了。 另见é(97页);ó(2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