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哭笑 风吹草动池水绉 |
释义 | 哭笑 风吹草动池水绉(甲) (篆) 笑是人的所有表情中最讨人喜欢的版面。在现实生活中,哭与笑表现的是截然相反的两种心境。其实,哭时笑了的,才是真哭; 同样道理,笑时哭了的,才是真笑,生活原本就是这样的逼真。 哭笑,无疑是个热门话题,生活中常会要碰到的。 哭笑是自然的流露,它不过是风吹草动掀翻了一池清水。 哭笑是自然造化和人类进化的结果。因此,哭笑是自然的流露,哭笑不得才是最尴尬的。 “哭”和“笑”是大自然赐给灵长类脸部的一技之长。人有了此长,才使得脸这个盘子不断变换着角色,忙个不停。时而狂飙四起,怒吼哭泣; 时而彩云高飞,笑逐颜开。哭笑虽是情绪的两个极端,然而距离却不很远,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大约就占据了人生的许多时空。 看见这个“哭”字就想哭。眼珠和泪珠,夺框而去,两口枯井下边又卧着一只“犬”,一副凄惨当哭的景象。但这一“哭”造型较晚,我们还是先看甲骨文时的“哭”。 甲骨文的 “哭”,是个带有象形韵味的会意字。一个人散乱着头发,头部只突出了“哭”的两只有框无泪的眼睛,不仅显得十分浪漫,还有某些夸张。甲骨文时是将“哭”归在噩、丧、桑一类,这大概因为“噩、丧、桑、哭”是一个意域系列的缘故吧。 金文的 “哭” ( ![]() ![]() 生活中 “哭” 与 “器” 没有内在联系,清朝,同治皇帝小儿顽皮,他的老师李洪藻被他气哭了,同治正读《论语·学而》:“君子不器”,这时他用手将“器”的下部遮住,喊老师:“老师,你看 ‘君子不哭’。”同治小儿竟然用“器”字戏谑他的老师,但谑而不虐。 古人对“哭”确是作了一番实地考察的。古时以泪代哭,后来人们哭的形式多样起来,文字就跟在后边为它圆场。有声有泪谓之泣; 有泪无声谓之哭; 声泪俱下谓之涕;涕泪双流谓之潸; 无泪有声谓之啕; 有声、有泪、有调谓之歌。长歌当哭,儿时随母亲去舅家,母亲骑在驴背上,沿着羊肠小蹊得走一整天,临到时,母亲总是要用沉重的放声来呼唤她故去的父母。母亲凄楚的声调和悲哀的咏诉,足以泛起我的一阵心酸。这时我就像小狗一样跟在母亲后面,泪眼矇眬,大概眼珠和泪珠也已夺框而走了。可我是有泪无声,实在是诠释了一个 “哭” 字呢。 古时有哭墓的习俗,到墓地去哭,往往都哭得相当悲壮。唐朝时,臣民有冤可到太宗墓去哭诉,《唐诗记事》就有李洞诗句:“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陆游《遣怀》也有“积愤有时歌易水,孤忠无路哭昭陵”的诗句。 传说有个人半夜去敲拆字先生的门,问家人的疾病,刚一开口,隔壁的狗叫了一声。拆字先生一挥手,“不用问了,快去回去准备后事。”原来问字人一张口,加上狗吠就成了“哭”,丧则哭。现在的“哭”,没有了古人“哭”得那样纯粹,似乎“哭”不是一种生理现象,而成了某些人简单的谋生与心理作用。哭,成全了许多人的既定目标。 《说文》: “哭, 哀声也。 从吅, 从狱省声。”“哀声也不确”; “狱省声”有误。许慎把哭字说成“狱省声”连他的忠实信奉者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也不以为然。他说“哭犬嗥而移以言人,可推而知也”。 “笑”,是个晚出字,甲骨文、金文没有。甲骨文、金文没有,不是说那个时代没有笑,而是用其它字符来代替。 甲骨文时, 高兴、 喜悦用 “㕣 ”, 喜笑用 “喜”;后来微笑用“哂”; 笑出声来用“嘻”。 同样,看见这个 “笑” 字,就想笑。不但想笑,还能笑出声来: 笑眯眯的双眼弥成一条缝,面似靴皮,布满了鱼尾纹,一副“土地爷”式的和善可亲的面孔。 “笑”,甲骨文、金文没有,连 《说文》 也没有拾掇进来,可见那个时代的 “笑”很少,或可有可无,即使偶尔有 “笑”,也是拿 “喜” 替代的。然而,怎一个“喜”字了得? 笑有奸笑、憨笑,有狂笑、冷笑,有微笑、嬉笑,有傻笑、讪笑,有苦笑、狞笑,有嘲笑、讥笑,有取笑、耍笑等等,“喜” 怎生将面部这些多变的表情分得出来?于是便造出了这个“笑”字来。 小篆的 “笑” ( ![]() “笑”还有一解: 以“竹” 类人的笑眼,人笑时前仰后合,或边舞边笑而已。“笑”,实乃一幅“朗笑图”。 竹,虚心有节,长青挺直,筛风弄月,潇洒一生,青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是传情的造物,我以为“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的解释也无不可。可是,竹往往充当悲凉的角色。郑板桥的“衙哉卧听萧萧竹,疑似民间疾苦声”,“竹”给政治资源拥有者就传递了一个“民间疾苦”的声音,当林黛玉“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的时候,“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可见造字者是取竹之“形”,而并非取竹之“影”的。是李阳冰通过竹的“夭屈如人之笑”,将笑声带到了人间,我想这造 “笑” 的先生,不是文学家也是诗人。 有人为弥勒佛画像: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这是个高难度的坎儿,我是越不过去的,量许多人也很难办到。有时也哈哈大笑,那种愉快的心情在笑声中得到了尽情的发挥,可是如笑中的“夭”,很快就被蒸发了,笑声中的人和笑声中的世界都十分可爱,可于我们不久,也不多。 笑,一般都具有魅力,白居易 《长恨歌》: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我们在办完自认为有点意义的事情以后,往往也有会心地一笑,这笑是对自己的肯定,也表示对现实的满足,同样也是具有魅力的。医家说“笑是肠胃的保健操”,而生物学家则说“笑是上天赋予人类的特权,是教人类当作资源来利用的,而人类却利用得不足”。各种各样的笑,也是许多场合使用的武器,而微笑则是家庭战斗中最常见的金戈。 笑是人的所有表情中最讨人喜欢的版面。在现实生活中,哭与笑表现的是截然相反的两种心境。其实,哭时笑了的,才是真哭; 同样道理,笑时哭了的,才是真笑,生活原本就是这样的逼真。 笑,既不因人们的喜欢而滥用;哭,也不因人们的厌恶而搁置。它们各自充当着自己本有的角色换位来实现它的生命周期的。 哭笑,也不过是 “风吹草动池水绉”。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