綖²环钱
南朝 宋铸行的一种劣钱名。环薄细如线,故名。《宋书・颜竣传》:「景和元年,沈庆之启通私铸,由是钱货乱败,一千钱长不盈三寸,大小称此,谓之鹅眼钱。劣於此者,谓之綖环钱。入水不沉,随手破碎。市井不复料数,十万钱不盈一掬,斗米一万,商货不行。」亦省作「綖²环」。
《宋书・颜竣传》:「景和元年,沈庆之启通私铸,由是钱货乱败,一千钱长不盈三寸,大小称此,谓之鹅眼钱。劣於此者,谓之綖环钱。入水不沉,随手破碎。市井不复料数,十万钱不盈一掬,斗米一万,商货不行。」亦省作「綖环」。 《文献通考・钱币一》:「明帝 太始初,唯禁鹅眼、綖环,其余皆通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