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唐太宗
释义

唐太宗

(隋·開皇十七年——唐·貞觀二十三年 597~649)大唐第二代天子。名世民。高祖次子。隋末天下大亂,勸高祖舉兵,征服西方,成統一之業。封秦王。及即位,銳意圖治,賢相有房玄齡、杜如晦,諫臣有魏徵、王珪,名將有李勣、李靖。去奢輕賦,寬刑整武,海内升平,威及域外,呈“貞觀之治”,為華夏歷代帝王第一人。在位二十三年崩。謚曰文,廟號太宗。帝博學,通諸藝,尤精書法,其書允推古今君主之冠。唐張懷瓘《書斷》曰:“太宗書受之于史陵。工隸書,飛白,行草得 ‘二王’ (王羲之、王獻之) 法,尤善臨古帖,殆于逼真。”明陶宗儀《書史會要》曰: “太宗復善飛白,筆力遒勁,尤為一時之絶。”明王世貞《藝苑卮言》曰:“文皇(太宗)以天下之力募法書,以取天下之才習書學,而


唐太宗·屏風書(局部)


唐太宗書 (局部)


不能脱人主面目。”明《張丑管見》曰: “文皇書法,遠接右軍 (王羲之)。晚來手敕,清遠絶倫。”酷愛王羲之書,搜集王氏墨迹不遺餘力,喜獲 <蘭亭叙> 見 (→見【蘭亭記】)。書有 <晉祠銘>、<屏風書>、<温泉銘>。傳稱作有<三五日帖>、<兩度帖>等二十三帖,刻入 《閣帖》,但或稱其中大半係子高宗 (李治) 所書。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9: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