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36501,殷
丙午卜,在商,貞今日步于樂亡災。

甲骨文合集21825,殷
乙丑, 子[卜], 貞丁□商

甲骨文合集24227,殷
乙酉[卜],[冎],貞王……自商……亡災。

鼎, 殷周金文集成2708, 殷
丙午, 王商(賞)戍貝廿朋。

盟商壺,殷周金文集成9491,殷
𥁰(盟)商。

作册般甗,殷周金文集成944,西周早期
王商(賞)乍(作)册般貝。

商卣,殷周金文集成5404,西周早期
商用乍(作)文辟日丁寶(尊)彝。

作父乙尊, 殷周金文集成5986,西周早期
商(賞)()貝。

穆公簋蓋,殷周金文集成4191,西周中期
隹(唯)王初女(如),廼自商自復還,至于周。

魯士商𠭯簋, 殷周金文集成4111,西周晚期
商虘(𠭯)𠀠(其)萬年(眉)(壽),子子孫孫永寶用亯(享)。

秦公鎛,殷周金文集成268,春秋早期
秦公曰: 我先且(祖)受天令,商(賞)宅受或(國)。

取膚匜,殷周金文集成10253,春秋
(膚)(上子)商(鑄)也(匜), 用𧷽(媵)之麗𡛰, 子孫孫永(寶)用。

楚王酓章鐘,殷周金文集成83,戰國早期
楚王酓章乍(作)曾𥎦(侯)乙宗彝。之于西, 其永𠱾用亯(享)。穆商商。

距末, 殷周金文集成11915, 戰國
用差(佐)商(國)。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民之父母8,戰國
(孔子)曰: “善才(哉)!商也,𨟻(將)可𡥈(學)𠱾(詩)矣。 ”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采風曲目2,戰國
徙商: 《𡢗(要)丘》, 又(有)𩐟。《奚言不從》,《豊又酉(酒)》。
商: 《高木》。訐商: 《𨾟□》。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145正,戰國至秦
己酉生子, 㝅(穀), 有商。 庚戌生子,武而貧。辛亥生子,不吉。

秦印文字彙編
商庫。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對曰: “自復而足,楚將不出睢(沮)、章(漳),秦將不出商閹(於),齊不出……”

漢印文字徵
高商。

漢印文字徵
鞠商之印。

郃陽令曹全碑陰,東漢
縣三老商量伯祺五百。

孔羨碑,三國魏
並體黄虞,含夏苞商。降釐下土,上清三光。

元纂墓誌,北魏
析瑶枝於扶桑,播番衍於商魯。

段濟墓誌,隋
地接荆郢,商旅殷繁。

諸葛亮祠堂碑,唐
尚父作周,阿衡佐商。
《説文》: “商, 从外知内也。 从㕯, 章省聲。 , 古文商。 , 亦古文商。, 籀文商。 ”
許慎以“从㕯, 章省聲”來分析“商”的字形, 不確(或以爲从辛丙聲)。 然“商”字構意及本義究竟爲何,至今未有定説。

商,甲骨文作,金文作,《説文》籀文作,古文作,小篆作
或説从辛,丙聲,或增 “口” 作區别符號或裝飾符號。金文多有 “口”。文獻或用作地名、國名、星宿名,或指五音之一。又用作商業、經商之 “商”,引申爲估量、商討等義。卜辭或用作地名、國名、人名,又或用作樂舞之名。銘文多讀爲 “賞”,又或用作地名、國名、人名、音律名。提示: “商” 的構形意義難定,或據甲骨文字形釋爲樂器之形,或據金文字形疑本爲商星之名,但根據卜辭、銘文的用例似以前者近是。陶淵明詩云: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多聞闕疑,遭人而問。學術進步,必賴析疑推動。
楚簡帛文作,沿襲古體。秦簡牘文作,古隸典型。

★常◎常


shānɡ形声,甲骨文、金文、《说文》古文从辛,丙声,后繁化加口等部件;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商”。本义为古地名(在今陕西)、古国名(在今河南)、朝代名、姓等,假借为估量,由此引申为讨论、计议、买卖贸易、经商的人等。
【辨析】
以“商”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shānɡ:墒。

dī,shì

大篆上为“帝”表声,下为“口”,属形声字,本义为树根,根,本。嫡亲、嫡系、嫡传的“嫡”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本义。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di
阴平:滴(滴水成冰)
嘀(象声词,也读dí)
镝(金属元素)
阳平:嫡(嫡系)
镝(箭的尖头,鸣镝)
蹢(蹄子)
shì
適(简化为“适”,适应)
zhì
擿(同“掷”,横投也;另读tì,揭发的意思)
zhāi
摘(摘录)
zhé
谪(贬谪)
相关链接
1.商,甲骨文由辛、内、止合成。故“適”(简化为“适”)有到的意思。小篆将二者整合到一起。徐铉说:摘,“当从‘適’(施只切)省乃得音”。
2.《说文》中的“适”读音与“括”同(古活切),并非“適”之简化。今之适,以“舌”为声符,今古不宜混为一谈。


shāng

(甲) (金) (篆)
关于“商”字的理解:一说为形声字。《说文》根据小篆字形分解为内、口、立。“立”为“章”(zhāng)之省略,作声符;内、口表意。意为“从外知内也”。“章”与“商”同属转卷舌音,可表音。一说为象形会意字,“内”为祭坛形,上为薪火。这是商朝人祭天习俗的表现(参见《细说汉字》329页)。还有学者认为“商”是古代的奴隶集中营。其上为“辛”(省),表示刑具,代表奴隶(类似用法有“妾”、“童”);下为挖掘而成的大坑,用来关押奴隶。周围有看守,附近有物资交易的场所,后来这些人就成了“商人”(参见唐汉《汉字与两性文化》232页及《汉字字源》)。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shāng
墒(墒情)

(shāng)

从外知内也。从㕯,章省聲。案:此字取内意,是展轉而从“㕯”之所从也。

shāng

【析形】甲骨文字形像一个高大城楼的形象,甲骨文有“大邑商”的说法。金文字形增口旁。
【释义】最早见于甲骨文,作国家名。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所建,都亳。中经几次迁都,盘庚时迁殷。传至纣,为周武王所灭。在传世古书中,商多指商量、估量,引申为表示商业。商、贾常并称但有别,所谓“行商坐贾”,古时候称行商为“商”,坐商为“贾”。
商业的“商”《说文》小篆字形作“”,《说文》:“,行贾也。从贝、商省声。”字在古文字中又是赏赐的“赏”的异体。
【shape analysis】In Oracle, 商 (shāng, one dynasty in China)looks like the image of a tower.
【original meaning】Referring to discussing and estimating.

168.趣談“商”字

商,本來是一尊酒器,後借爲朝代名。商朝傳到了紂,紂荒淫無度,被周滅。商朝的遺老遺少們失去了俸禄,爲了餬口就去做生意,於是經商的商,就這樣傳下來,無商不活,是天經地義的。那個酒器就用“觴”來代替。


甲骨文;甲骨文;金文〈武征商〉;shāng

[象形,像酒器。(《説文》:“商,從外知内也。從冏。章省聲。”不確。商,甲骨文像“兩柱三脚”的古酒器,即“觴”本字,爲一個獨體象形字。省一柱,或下加口”,表示“商”是有口容器。篆文隨金文。湯滅夏桀,以其世居地商丘借用作爲國名〈商朝〉,後來盤庚遷都于殷〈河南安陽小屯村〉,所以商又被稱爲“殷”。殷商傳至紂,被周武王所滅〈武征商,已確定爲公元前 1046 年1月20日〉。殷被滅後,那些遺老遺少們没了官職,又没了爵位,於是就去做買賣,這就是“買賣人”被稱爲“商人”的由來。在買賣過程中有討價還價行爲,於是交換意見被説成“商量”。商,古代五音之一,相當於簡譜中的“2”。又古星名,即“心”宿。又除法運算的得數〈商數〉,擬爲來自“經商分得的利潤”。口語中所説桀紂 〈不順利〉,原來是指夏商兩朝被推翻的君主“桀和紂”。)]
《詩經·大雅·文王》:“假哉天命,有商孫子。”(老天胸襟真寬大,殷商子孫來降服。)
[春秋] 左丘明《左傳·昭公元年》:“遷閼(yān)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爲商星。”(閼伯住在商丘,祭祀辰星,因爲商朝人的緣故,所以又把辰叫作商星。 楊伯峻注:大火即心宿,亦名商星,有星三顆,即天蠍座σ、α、τ三星,星宿二爲赤色一等星,故因名曰大火。)
[西漢] 司馬遷《史記·周本紀》:“武王至商國,商國百姓咸待于郊。”(武王開進朝歌,商朝百姓都在城郊歡迎。)

*st’jang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從外知内也。从㕯,章省聲。 ,古文商。 ,亦古文商。 ,籀文商。 (三篇上)
可能是商人之社的建築形,故以商名其首府,有大商、中商、丘商等的區別。口為無意義的填空。

shāng

(11画)

【提示】不要错写成啇。

*shāng

11画 亠部 
(1) 交换意见;商量:会~|协~|~谈|相~。
(2) 买卖;商业:~场|~会|经~|通~。
(3) 做买卖的人;商人:~贩|私~|粮~|外~|奸~。
(4) 除法运算中的得数:八被二除的~是四。
(5) 用某数做商:二除八~四。
(6) 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之一,相当于简谱的“2”。
(7) 二十八宿(xiù)中的心宿:人生不相见,动如参(shēn)与~。
(8) 朝代名,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成汤建立,后期又称殷。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2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