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簺 |
释义 | 簺1sài[《广韵》先代切,去代,心。] 1即格五戏。古代的一种博戏。 《说文·竹部》:「行棋相塞谓之簺。」 《後汉书·梁冀传》「〔梁冀〕能挽满、弹棊、格五、六博、蹴鞠、意钱之戏」李贤注引鲍宏《簺经》:「簺有四采,塞、白、乘、五是也。至五即格,不得行,故谓之格五。」 《南齐书·沈文季传》:「〔文季〕尤善簺及弹棊,簺用五子。」参见「格五」、「博塞」。 2以竹木编成的拦水捕鱼的用具。 《隋书·乞伏慧传》:「曾见人以簺捕鱼者,出绢买而放之。」 《新唐书·高宗纪》:「禁作簺捕鱼、营圈取兽者。」 宋姜夔《浣溪沙》词序:「余与安甥,或荡舟采菱,或举火罝兔,或观鱼簺下。」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