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漢印文字徵
張喙印。
按: 人名。

李兒墓誌,唐
道洽虚玄,啓父□□龍德; 藝周刑憲,虞氏詢其馬喙。
《説文》: “喙,口也。从口彖聲。”
喙,本義可能是指動物之口。《通俗文》: “獸口曰喙。” 甲骨文有一字从口从豕,學者們或以爲即 “喙”之本字(豕喙异於常畜)。《左傳·昭公四年》“深目而豭喙”,《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長頸鳥喙”,都是寫人的,但這二人的口形與常人有異,一如豬一如鳥。類似的引申用法,又如“不敢置喙”。
漢簡帛假 “豙”、“彖”爲 “喙”。馬王堆漢墓帛書 《五十二病方·牝痔》: “冶麋(蘼)蕪本、方(防)風、烏豙(喙)、桂皆等。”銀雀山漢簡 《隨日·盜日》 : “其盜決,疵善,彖(喙)口,東臧(藏)之史耳若所(?)。”

甲骨文;huì

[口(嘴,意符)+彖(甲骨文從“豕”,篆文從彖。意符) →喙(《説文》:“喙,口也。從口,彖聲。”喙,本指豬嘴,後引申爲獸、禽甚至人嘴〈不容置喙,即不讓插嘴或插不上嘴。)]
[西漢] 劉向《戰國策·燕策二》:“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鉗其喙。”
[西漢] 司馬遷 《史記·匈奴列傳》:“元元萬民,下及魚鱉,上及飛鳥,跂qí(爬動)行喙息蠕動之類,莫不就安利而辟危殆。”

xjwar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口也。 从口,彖聲。(二篇上)
以野獸之口會意。

huì

12画 口部 〈书〉
(1) 鸟兽的嘴: 长~|短~。
(2) 借指人嘴: 百~莫辩|不容置~。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4:3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