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常◎常sī形声,从口,斯声,本义为声音沙哑,引申为马、牛等牲畜大声叫,鸟、虫等凄切地鸣叫。 嘶 金文;《説文》所無sī[口(意符) + 斯(意符)→ 嘶(馬叫〈嘶叫、嘶鳴〉。人喊馬嘶;聲音啞〈嘶啞、聲嘶力竭〉。)] [宋] 秦觀《如夢令·遙夜沉沉如水》:“無寐,無寐,門外馬嘶人起。”(注:無寐,失眠。) 嘶*sī(15画)
  【提示】其中间的两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嘶sī15画 口部 (1) 马叫: ~鸣|人喊马~。 (2) 声音沙哑: ~哑|声~力竭。 (3) 同“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