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四]剪纸、家具等
释义

[四]剪纸、家具等

至于民间剪纸、家具装饰、建筑砖木石雕刻、器具装饰、招幌牌匾、木刻版画、年画、皮影等等的汉字图形装饰则更是品种多样。从汉字图形装饰的内容看,与其他民间艺术主题有共同之处,都是民间艺术的吉祥主题与汉字字体结构结合,或径直以具有吉利祥瑞的美好含义的文字为内容加以变化组合,构成汉字装饰图形。这些与汉字结合的祥瑞内容有祥禽瑞兽、花卉果木、人物神祗以及传说故事等。较纯粹的文字符号的变化更多的是注重形式结构的装饰性,也就是文字符号的形式美感及其寓意。比如: 广州陈家祠大门照壁上的福字木雕 (见图)。以一支盘旋的竹子构图,组成一个“福”字,这个字中又隐含着多个汉字,即右边是个“寿”字,左边是个“多”字,“多”字的下半部分还隐含一个 “子”字,连起来就表达了 “多福多寿多子”的意思。用竹子构图,又暗含 “竹 (祝)福”的意思。盘旋成字的竹子上装饰以仙鹤,代表“长寿”,体现出 “有福有寿”之义。图案的左上角有两排行书字体: “青春发达、大器晚成。”分别寓指: “青春发达”指盘旋的枝干上发出的新竹叶,“大器晚成”指饱经沧桑、盘旋成字的老竹子。
一些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约定俗成的符号既具有特殊的意义,有的也是文字的变体,虽不是文字,却被当成文字的别体。如以汉字出现或汉字与特定的符号结合的有“吉祥如意”、“龙凤呈祥”以及“福”字、“禄”字、“寿”字、“禧”字等等; 文字组合的如“招财进宝”、“喜气满堂”等; 以文字排列成线条组成图形的如 “魁星踢斗”、“南无阿弥陀佛”、“孝行图”等。至于像鸟虫篆、竹叶诗、蝌蚪文、花鸟字、板书等则既有传世书体,亦有民间艺人的巧妙创造。在这些汉字图形中,各种题材从早期的不同文化内涵逐渐演化为共同的吉利祥瑞寓意,有些甚至演化为近乎纯粹的以审美价值为主的装饰。下面就几种有代表性的、常见的文字题材作简要叙述。
比如福禄寿喜文字图形装饰在民间运用十分广泛,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传统题材。在一些民俗活动和艺术创作中,常运用谐音、喻意、象征等手法表达民众的审美理想。还有一种在文字笔画上巧妙变化的汉字装饰形式在民间十分常见,这种汉字装饰很少借用图形,而是以笔画的互相借用或共用,组成一组文字,文字内容为成语或一组吉语,组合起来像图又像字,仔细解读方能辨认。典型的如“喜气满堂”、“招财进宝”等。
民间的花鸟字图案也是变化多端,至今许多地方都能见到花鸟字的影子。花鸟字是鸟虫篆的变体。其特点是用鸟的形态特征构成基本笔画而成字; 另一种是用鸟形饰字,或添加花卉、粉蝶、草虫等形象构成装饰主题的文字。每幅由花鸟字而组合的装饰品都是一件图画作品。诗词对联汉字装饰图形既具备了装饰艺术的形式特征,同时又不像文学或书法艺术那样直接,其中还具备了像猜字谜一样的智慧和游戏性,若能在图形艺术中获得装饰审美情趣并破解文字内容,然后又根据文字内容和图形生发联想,则能更好地获得文学艺术的审美意趣。这种不同艺术门类的结合和审美趣味的转换,是诗词对联汉字装饰的重要特征。这类汉字装饰图形如山东潍县杨家埠木版画中的王维诗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再如福建涌泉寺的一幅对联“紫竹林中观自在,白莲座上现如来”,分别用不同的人物姿态、动物、云烟、植物组字,巧妙含蓄,图形装饰性强。


化鸟字——合家欢



广州陈家祠照壁木雕 “福”



民间剪纸——福



五指山寺庙对联


从汉字图形装饰的手法看,则有明显的规律可循,其装饰手法不外乎以下几种:
在汉字基本结构和笔画大体不变的情况下,对汉字进行添加装饰。这种添加并非无序任意的添加,添加的内容常常与文字本身具有某种联系,并丰富强化了文字本身的装饰性,突出了文字的吉祥或象征意义。
在文字上添加或加饰图形虽然手法多样,但文字的笔画结构较明确,汉字的可识性较强,有的汉字装饰也采用类似的加饰或曰镶嵌的手法,但文字的结构、笔画、形态却产生了较大变化,文字的可识性、可读性不明显,图形特征较突出。这种镶嵌一般是在汉字整体结构中嵌入相关寓意或内涵的图形,突出主题,在意不在字。
以字组画或以画组字也是汉字装饰变形的传统手法。
板书是汉字图形装饰中特征较突出的一类,它是用特制的工具半书半画而成,书写工具为特制的扁片竹笔、木笔、棕笔或皮革,宽约几分或寸许,既有直书而成,也有的添加花卉、鸟虫,笔画粗细有别,可写成挂屏、对联、人名、斗方等。板书根据字体的大小确定笔的宽窄,书写时将多种颜色调在一枝笔上,行笔时可出现由深到浅、由冷到暖的色彩变化。类似现代色彩构成的渐变效果,色彩艳丽,更有喜庆气氛; 也有的用单色。只有墨色深浅的变化,而无斑斓的色彩效果,多为中堂、条幅、对联。民间常见的花鸟字图案大部分为板书写成。[3]
但是,这类“美术字”在书法艺术传承发展的长河中,只能成为几朵偶尔泛起、转瞬即逝的浪花。即便将它们汇合起来,充其量也只能构成一条小小的支流,从来也无法影响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发展方向及其基本性质。原因很简单,装饰化、美术化追求与日常书写要求相悖,因而无法为泛化定势所认同。

注释

[1] 张光直. 商代文明[M]. 北京: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9. 1: 26.
[2] 刘志基. 汉字体态论[M]. 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302.
[3] 潘鲁生. 传统汉字图形装饰[J]. 新华文摘. 2006,(23): 93.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8: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