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赫¹ hè ㄏㄜˋ 《广韵》呼格切,入陌,晓。 14画 赤部7画 统一码:8D6B 大五码:BBAE 国标扩:BAD5
1 红色鲜明貌。
《诗・邶风・简兮》:「赫如渥赭,公言赐爵。」 毛传:「赫,赤貌。」 三国 魏 何晏《景福殿赋》:「桁梧复叠,势合形离。赩如宛虹,赫如奔螭。」 2 引申谓映照,映红。
南朝 梁 江淹《陆东海谯山集》诗:「轻风暧长岳,雄虹赫远峰。」 唐 储光羲《效古》诗之二:「赬霞烧广泽,洪曜赫高丘。」 3 明亮。
《荀子・天论》:「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 明 刘基《郁离子・不韦不智》:「骄阳赫而不吾灼,寒露零而不吾凄。」 4 指威严明察。
《诗・大雅・皇矣》:「皇矣上帝,临下有赫。」 朱熹集传:「赫,威明也。」 明 罗日褧《咸宾录・南夷志一・百花》:「故得天鉴孔彰,帝临有赫。」 5 显赫;显耀。
《诗・大雅・生民》:「以赫厥灵,上帝不宁。」 毛传:「赫,显也。」 三国 魏 阮籍《采薪者歌》:「留侯起亡虏,威武赫荒夷。」 晋 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神风潜骇,有赫兹威。」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次日,莫三郎果至,镂膺虎韔,仆从甚赫。」 6 盛大;兴盛。
《诗・商颂・那》:「於赫汤孙,穆穆厥声。」 《文选・宋玉〈高唐赋〉》:「巫山赫其无畴兮,道互折而曾累。」 李善注:「赫然,盛貌。」 汉 韦孟《讽谏》诗:「於赫君子,庶显于後。」 唐 王绩《过汉故城》诗:「何其赫隆盛,自谓保灵长。历数有时尽,哀 平嗟不昌。」 7 炎热炽盛貌。
南朝 宋 鲍照《代苦热行》:「赤阪横西阻,火山赫南威。」 南朝 梁 江淹《翡翠赋》:「热风翕而起涛,丹气赫而爲暑。」 8 奋发貌。
《逸周书・武寤》:「王赫奋烈,八方咸发。」参见「赫然」。 9 盛怒貌。参见「赫斯」、「赫怒」。
10 割裂;支解。
《後汉书・礼仪志中》:「赫女躯,拉女干,节解女肉,抽女肺肠。」 11 通「吓」。恐吓;恫吓。
唐 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惮赫若雷霆,浩汗若河汉。」 宋 王明清《挥麈後录》卷三:「恐赫天下。」 12 物理学名词「赫兹」的简称。
如:千赫;兆赫。 13 姓。
《通志・氏族略四》引汉 应劭《风俗通》:「﹝赫氏﹞赫胥氏之後也。」 《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有赫应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