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囱窗(牖) 从人间烟火,到戎马倥偬 |
释义 | 囱窗(牖) 从人间烟火,到戎马倥偬(甲) (篆) 最是将俗窗称作雅牖的一个镜头是《论语·雍也》中由孔子上演的一出戏:“伯牛有疾,(孔)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 ‘亡之,命矣夫!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用今人探视病人的情状去翻译,即冉伯牛病了,孔子去探问他,从窗户里握着他的手说:“难活了,难活了。这是命啊! 这样的人竟得这样的病啊! 这样的人竟得这样的病啊!”孔夫子是天下第一 “实话实说” 的直人。需知古人尚直,喜欢直来直去,不绕弯子,而今人则走得更远,远 “牖”而近“窗”,比如“窗”,明明是“地下工厂”,却没有人直着面揭开这一谜底。难怪人们站在布满尘世犹如面孔似的这样那样的“窗口”面前,竟然分辨不清是 “创口” 还是 “疮口”。 人类的思维空间是无限的。 汉字在创造中,想象的翅膀任意翱翔;汉语在产生的疆域里,纵横捭阖,也是无边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骏马在中华大地上驰骋,把个汉语王国打扮得丰富多姿,绚丽诱人。 灶突,即灶台突出部分的设施,就是烟囱。普通人家,灶火中烧,烟尘“空通”、“空通”不停地急遽地冒出,这种现象在造字者的笔下,就变成了形容人的贫困、蒙昧的双音词 “倥侗” 和急迫穷忙的“倥偬”。烟起尘扬,风风火火,这便是 “尘世”,尘世以上的人们,都自带着一番折腾,折腾一完,灰飞烟灭,叫 “尘埃落定”。像“不食人间烟火”、“戎马倥偬”和“尘埃落定”这样的句子,翻译成外语,可能浪费了许多纸笔也不一定表述得十分准确。由于 “人” 的 “倥侗”,又造出了一个“山”的“崆峒”。崆峒,山名,传说黄帝登临,问道于广成子,在今甘肃省平凉市西。中华文化的某些魅力,是发生在一个很不起眼的普通汉字的文化积淀上。这个字就是 “囱”。 囱是窗的本字。 古文的 “囱”(音匆,也即匆的异体字),是个象形字。是古代宋居者普遍采取在屋顶或接近屋顶的山墙上开窗,使室内烟雾得到释放、促使室内空气循环且又通风透光的设施。这种设在屋脊部位的设置,在今农村中仍能见到。开在屋顶的称 “天窗”,开在山墙顶端的叫“烟窗”。天窗一般用木棒作窗格,有些为了防雨搭建一点掩体;烟窗一般用有沟槽的瓦作窗格,其形状就是古文对它的白描,因为格孔小,只有麻雀才能进出,故家乡人又称 “麻眼”。 小篆的 “囱”,也是个象形字。轮廓为窗框,内边的交叉形状是简易窗棂的形象。楷书隶作相近似的“囱”。 囱,窗的本字。囱,原指开在屋顶的天窗,后来又分化出一种俗称烟通的设施,这种设施雅曰灶突。所谓灶突,是说比灶台、火炕之类烧火设施高出的排放烟尘的通道部分。高出的比例越大,其排放烟尘的速度越快,这是因为古人利用气压原理的使由,现在农村锅台连土炕烧禾秆的人家,仍然沿用这种设施。许慎说“在屋曰囱”,这里的屋系指屋顶。 囱的本意是居室内排放烟气的通道。它的特性是“通”,因为它的出口高出烧火的设施,烟气的排出显得格外利落,造字者将这一普遍现象加以引申,又造出了一些相关的字来: 清·沈阳故宫清宁宫房后西侧烟囱。——灶突,即烟囱。与烧火的灶高出的比例越大其排放烟气的速度越快。(图自《寻根》2005年6月号) 悤(简作匆),匆是 “囱” 分化出的一个异体字。匆,急促的意思,像烟囱向外冒烟时的急迫迅速状态,如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匆促,匆忙仓促;匆遽,急忙等。 囱,增加 “心”,增加 “耳”,写作 “聰” (简化为聪),形声兼会意字。聪,会意为心、耳通就听觉灵敏,如聪明、聪慧、聪颖等。 葱,多年生草本植物,中空药用解表散寒,利尿通窍,既有通的寓意,又具急遽的意思。 骢,(音囱)一种善骑的马,因东汉御史桓典常骑,无所畏避,后就用“骢马御史”为执法严峻之典,唐骆宾王有诗句“骢马刑章峻,苍鹰狱吏猜。” 總(总),具急遽、忽然的意蕴,《礼记·月令》孟春之月: “行秋令,则其民大役,猋风暴雨总至。” 后来义项多是引申。 窗是囱的孳乳。 小篆的 “窗”,从穴从囱,囱也声,为形声兼会意字。“穴”是个会意符号,并非地穴的意蕴。宀下之“八”是分的标意,在这里具有通的意蕴。“窗” 的全字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是: 屋(宀)顶开(八) 囱。开囱即是开窗,故 “在屋曰窗”。自从 “窗” 造出以后,窗、囱才有了明确的分工: 窗,屋顶开凿的通气透光的设施称天窗; 囱,利用气压原理筑造的出烟通道称烟囱。 后来,窗的意域扩大,无论屋顶开口或墙上凿洞,都统称“窗”。窗音通疮,由于“窗”有 “创”、“疮” 的意境与谐音上的忌讳,犹如今人忌讳七(凄)、四(死)一样,古人对窗(疮)忌讳起来了,故又创造了一个相当文雅、含蓄、吉庆、富有的字——牖。 牖(音又),从片,从户,从甫,用声,为形声兼会意字。“片” 有剖开意,是木板被分割的样子,在这里是窗格的隐指。“户” 原为单扇门,在这里是窗口的隐指。“甫”从用,父声,在这里“用”是牖的声符,甫为动词,有制作的隐指。“牖” 全字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是: 用条状的木板制作出有窗格的窗子。 古人管窗户叫牖户,《诗经·豳风·鸱鸮》: “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开通民智称牖民,《诗经·大雅·板》: “天之牖民,如埙如篪。” 最是将俗窗称作雅牖的一个镜头是《论语·雍也》中由孔子上演的一出戏:“伯牛有疾,(孔)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 ‘亡之,命矣夫!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用今人探视病人的情状去翻译,即冉伯牛病了,孔子去探问他,从窗户里握着他的手说: “难活了,难活了。这是命啊! 这样的人竟得这样的病啊! 这样的人竟得这样的病啊! ”孔夫子是天下第一 “实话实说” 的直人。需知古人尚直,喜欢直来直去,不绕弯子,而今人则走得更远,远“牖” 而近 “窗”,比如“窗”,明明是 “地下工厂”,却没有人直着面揭开这一谜底。难怪人们站在布满尘世犹如面孔似的这样哪样的 “窗口” 面前,却竟然分辨不清是 “创口” 还是“疮口”。 “窗牖” 本身就是一个向外布展的岸口,从中可以透析出屋室之内的和谐、惬意与甜蜜。(选自林西莉《汉字王国》282页) 窗,是个能够使主、客互动,代表爽朗的符号,有了 “窗”的存在,古人才造出了个“明”字,不然人、我之间就很难交流与沟通。有了“明”,不仅使得“窗”多了几分文化含量,而且又成了一种文化载体。窗与人一样,都是极富表现力的物置,窗在美学上也是最能引人入胜的一个视觉,“影落碧纱窗子上,便拈毫素写将来” (郑板桥),能不感觉窗的美妙?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古诗十九首),能不感到窗的美丽? 眼睛是一个人的窗户,窗户是一家人的眼睛。与牖相比,远古时代的窗所形成的反差是如此的显明。记得在农村生活的那些年月里,常常领略母亲与妻子的那一技从凤翔剪纸得到的窗花手艺。什么《三娘教子》、《封神演义》、《孙猴盗扇》、《桑苞寄子》等古典戏剧与 “五子登科”、“年年有余”、“龙凤呈祥”等生活段子,都能映现在窗牖之间,把个并不阔绰的屋舍装扮得格外靓丽。窗牖本身就是一个向外布展的岸口,从中可以透析出屋室之内的和谐、惬意与甜蜜。后来进城了,随着人走艺飞,生活中倒觉得多了几分缺失似的。 然而,窗的魅力在现代建筑中的艺术比重正在稀释。有人说,现在窗是生存的附加物,原来诗意的生命体消失了,这不能不是当今建筑学上的一种尴尬。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