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5972,殷
(圉)。

甲骨文合集1066反,殷
(圉)一人。
按: 从執。

甲骨文合集6666,殷
貞旁方其(圉)乍戎。

甲骨文合集6057正,殷
(圉)六人。

甲骨文合集22333,殷
(圉)。

史牆盤,殷周金文集成10175,西周中期
圉武王。

詛楚文,戰國
拘圉其叔父。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456,西漢
圉。

增訂漢印文字徵
張圉。

圉令趙君碑,東漢
遷圉令。

王誦妻元貴妃墓誌,北魏
父侍中太尉安豊圉王。

陽濟墓誌,唐
與李昌夔等闕捍牧圉。
《説文》: “圉,囹圄,所以拘罪人。从幸从囗。一曰圉,垂也。一曰圉人,掌馬者。”
从幸、囗,“囗”表示監獄,“幸”表示罪犯。甲骨文或从執,或增“口”、“攴”等。段玉裁注: 邊垂者,可守之地。養馬者,守視之事。疑皆“圉”字引申之義。

圉,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甲骨文前三字形是簡體, 从㚔 (niè)在□中會意。“□” 即古“圍”字。“㚔”字甲骨文作,隸變後作“幸”,是手械一類的刑具,類似今天的手銬,用以拘捕犯人。甲骨文“圉”字前三字形所从的 “㚔” 上作 “口” 形, 或是繁化, 或是區别符號, 不能確定, 但合體則應是表示罪人被關押在牢中, 以 “㚔”指代犯人。後三字形可視爲繁體,从執在□中會意,“執” 象人戴手銬,“執”在 “□” 中表示關押犯人或犯人關押之處,表意明確。“圉” 的本義是拘禁或拘禁犯人的地方。後世稱拘禁犯人的地方爲囹圄,文獻或稱 “圄”,“圄” 是 “圉” 的後起異體字。“圄” 是形聲字,“圉”是會意字。“圉” 在文獻中又用邊境、禁止等義。又指養馬或養馬的人,可能馬厩與囹圄形義相近的緣故。卜辭或用本義。銘文或表示剛强,當是假借義。提示: 從本字例可以看出,會意字與形聲字各有利弊: 會意字容易理解意義,易於目治。形聲字容易識别讀音,易於耳治。如想既便目治又便耳治,那就得再造個形聲兼會意的字。不過真要這樣做,就會增加字數,而且形體勢必複雜,真可謂 “此事古難全”。但從語言的角度看,形聲化則是代表了文字發展的基本方向。參見009.報字條、469.執字條。

(yǔ)

獄也。从㚔,从口。

【析形】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会一个囚徒双手被手梏锁住并被关在牢狱之意。金文字形省去犯人只留下刑具。隶书字形变后刑具之形讹作“幸”。
【释义】《说文》:“囹圄,所以拘罪人。”本义是牢狱。由拘系罪人引申为禁止、抵御。由牢狱引申为边境。古代马常圈养,与圉类似,故又引申指养马人,也指养马,例如[圉人],是《周礼》官名,掌管养马放牧等事,泛称养马的人。后来,“圉”为引申义所专用,牢狱之义便由“圄”来表示。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associative character.In Oracle it is like a prisoner with the two hands locked. In Bronze Inscriptins it has been eliminated the prisoner and left the instrument.
【original meaning】 The prison.

253.趣談“圉”字

圉,初文像一個帶了鐐銬(幸)的辠(罪)人被關在牢(口)裏面。正好是“獄”本字。後來借爲管理養馬奴隸的小官,就是《西遊記》裏玉皇大帝封給孫悟空擔當的那個角色。返還字獄,兩犬之間的“言”又是“幸”的訛變,使人有點犯難。


甲骨文;甲骨文; 金文;

[囗(牢,意符)+ 幸(刑具,意符)→ 圉(《説文》:“圉,囹圉,所以拘辠人。從幸,從囗。一曰:圉,垂也。一曰:圉人,掌馬者。”圉,囚禁奴隸和罪犯的牢獄。“獄”本字。古代管理養馬奴隸的官〈圉人〉。借聲爲“禦”,引申爲阻止。)]
[春秋] 左丘明《左傳·昭公七年》:“馬有圉,牛有牧。”(養馬的叫圉,養牛的叫牧。)

*ngiav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囹圉,所以拘辠人。从口、幸。一曰: 圉,垂也。一曰: 圉人,掌馬者。(十篇下)
拘禁犯人之牢獄。

11画 囗部 〈书〉
(1) 监狱。
(2) 养马的地方。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