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33085,殷
……祖乙(圭)□[隻]……
按: 上圜下方物體之象形。

甲骨文合集18546,殷
□巳卜, [貞]今日……(圭)……

子圭女爵,殷周金文集成8756,殷
子圭女。

師遽方彝,殷周金文集成9897,西周中期
王乎(呼)宰利易(賜)師遽圭(珪)一𪼄章(璋)(四)。
按: 从二土會意。

鼎辛, 考古與文物2003年03期,西周晚期
反入(納)堇圭。

多友鼎,殷周金文集成2835,西周晚期
易(賜)女(汝)圭(珪)(瓚)一湯(鍚)(鐘)一鐈鋚百匀(鈞)。

居延新簡EPT40.206,西漢
利善劍文縣薄文者保雙蛇文皆可帶羽圭中文者皆可。

武威漢代醫簡·第二類簡45,東漢
旦飲藥一刀圭。

西嶽華山廟碑陽,東漢
以祀圭璧。

元勰妃李媛華墓誌,北魏
頒圭錫社,且公且王。
按: 下“土”加點。

修孔子廟碑,隋
歷代追封,秉圭不絶。

李彦墓誌,唐
豈期隟光瞬轉,陽烏不摶; 圭景倏移,陰菟遽鶩。

王進墓誌,唐
雖復絳紗之業或虧,白圭之謀是務。
《説文》: “圭,瑞玉也。上圜下方。公執桓圭,九寸; 矦執信圭,伯執躬圭,皆七寸; 子執穀璧,男執蒲璧,皆五寸。以封諸矦。从重土。楚爵有執圭。珪,古文圭从玉。”
在甲骨文中,“圭”象上圜下方之物體。金文中“圭”从二土會意。至西漢時期,上下二土相連。

★规◎常


ɡuī表意,从二土相叠,土指土地山川,本来归天子所有,天子又把它分封给诸侯,故以二土象征国土和权力,本义为帝王、诸侯举行典礼时手中所执的瑞玉,引申为古代测量日影的仪器。
【辨析】
以“圭”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ɡuī:闺、硅、鲑∣ɡuì:桂∣huì:恚∣kuí:奎∣kuǐ:跬∣ɡuà:挂、卦、诖∣fēnɡ:封∣wā:洼、哇、蛙∣wá:娃∣jiā:佳∣jiē:街∣xié:鞋∣qí:畦。

guī

会意字,本为上圆下方的露天土堆,有如北京的天坛、地坛,称为“圭台”。圭台上所立的标竿即“圭臬”,用以测定日影长度,并从日影长度来定时辰与季节。《周礼·春官》:“土(度)圭以致四时日月,封国则以土地。”汉代天文学家张衡说:“土圭测影。”后被日晷代替。“晷”与“圭”同音。仿土圭锐上方下的样子制成的玉器也称为“圭”,那是古代土地与政权的象征。王、公、侯、伯都执有质地不同、大小各异的“圭”。《说文》说:“圭以封诸侯,故从重‘土’。”“圭”与“归”同音。王侯们得到“圭”就得到了一个无声的命令:“归”,于是回归自己的领地。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gui
阴平:闺(闺女)
硅(化学元素,硅谷)
珪(美玉也)
邽(作地名,下邽,在陕西)
鲑(海鱼名,“交广市鲑珍”)
去声:桂(“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
kui
阳平:奎(奎宁,药名)
喹(音译用字)
蝰(蛇名)
上声: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篇》)
huì
恚(恚恨)
相关链接
1. “街”(jiē),本读“规”(guī)。《集韵》:“均窥切,音‘规’。”是古代集市之地。因隔日的集市贸易,有似一天冷、一天热的虐疾。中医称虐疾为“痎” (jiē)。故借“痎”之音。今人只知其jiē,而不知其guī。
2.“畦”(qí),虽与“圭”的读音不无关系,但从现代汉语读音看差别不小,田中之土成为菜畦,可以会意字视之。
3.“佳”,《集韵》、《韵会》均音“街”,因与“嘉”相通,遂有jiā之音。
4.“封”,甲骨文左边是两棵树,系“丰”字之讹,本与“圭”无涉。《说文》“郢书燕说”将讹就讹。
5.“鞋”,从革,圭声,即“履”,唐以后称“鞋”。因其与鞵、舄、趿等一样都是穿在脚上的“鞋”,故改读“鞵”(xié)之音。


圭·蛙

蛙,本为形声字,《集韵》、《韵会》均音“奎”,因蛙是两栖类动物属“土中之虫”,可理解为会意,依蛙鸣之声命名为蛙(wā)。以蛙作声符时省去“虫”旁,写作“圭”,生成的形声字有:
wa
阴平:哇(象声词)
洼(洼地)
阳平:娃(“皓齿吴娃唱柳枝”——鲁迅《无题其二》)


圭·卦guà

卦,会意字,右为“卜”,左为“圭”,卜、圭会意。“圭”不是“圭”(guī),而是卦象,“土”应分解为“十”(〤)与“一”。 商占卜用龟甲,周用蓍草。至今,民间尚有原始、简便的蓍草占卜法:从空中抛下两根草杆,视其相交与否而定阴、阳。相交,用“十”(〤)表示;不相交用“一”表示,如是三次(或六次)成卦。作声符时有时省去右边的“卜”,便与“圭”相混淆了。生成的形声字有:
guà
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褂(马褂)
诖(《说文》:“诖,误也。”)

(guī)

瑞玉也。从重土。

guī

【析形】古文字形从二土,构形不明。
【释义】《说文》:“瑞玉也,上圜下方。”本义是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等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长条形,上圆下方或上尖下方。其名称、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异。由其质地和用途,圭可表示洁净、鲜明,如[白圭]比喻清白之身。圭又可指古代的一种测日仪,即圭表,用来测定日影的长短,并以此来确定时间。[圭臬]土圭和水臬。古代测日影、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仪器。比喻典范,准则,如[奉为圭臬]就是遵奉为准则或法度。
【shape analysis】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character is known little.It was formed with double 土(tǔ,soil)in ancient character.
【original meaning】A kind of sacrificial vessel made from jade used by emperors and dukes for grand ceremony,such as sacrifices,funerals and so on.There are long 圭with round upper part but square lower part or 圭 with sharp upper part but square lower part.The name and size of 圭 are depended on the rank of nobility and its purpose.

甲骨文; 金文;guī

[象形,四橫表示圭上的刻度。非重土。(《説文》:“圭,瑞玉也。上圜下方。公執桓圭,九寸;侯執信圭,伯執躬圭,皆七寸;子執穀璧,男執蒲璧,皆五寸:以封諸矦。從重土。楚爵有執圭。珪,古文圭從王。”封建時代,等級森嚴,公、侯、伯、子、男所執之圭,大小不等,品質不一,用以表示執圭人的身份。“圭”原來是測日影的儀器(由立杆見影發展而來)。包括圭和表兩部分,表是直立的“標竿”,圭是平卧的尺,擬“圭”字的四橫來自“尺”上的刻度。表放在圭的南、北兩端,與圭相垂直。春秋時已用圭表測量連續兩次日影最長〈冬至日〉或最短〈夏至日〉之間所經歷的時間,用來確定“回歸年”的長度。借聲以爲祭祀用的玉質禮器 “珪”,後亦簡化爲圭,這應該算是“玉圭”,長條形上圓下方的玉塊。古代還用圭表示容量單位和重量單位。但並未沿用下來。)]
《詩經·衛風·淇奥》:“如金如錫,如圭如璧。”(學問如金錫,品德如圭璧。)

*kwev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瑞玉也。 上圜下方。公執桓圭九寸; 侯執信圭,伯執躳圭,皆七寸;子執穀璧,男執蒲璧,皆五寸,以封諸侯。从重土。楚爵有執圭。珪,古文圭。从玉。(十三篇下)
土圭及其倒影,測量時間。
授之以定季節,演成地位及治權之象徵。

guī

6画 土部 
(1) 古代贵族举行朝聘、祭祀、丧葬礼仪时所持的玉器,呈上尖下方的长条形。
(2) 古代测日影的仪器:~表|~臬(喻指事物的准则。臬音niè,测日影定方位的标杆)。
(3) 古代容量单位,一升的十万分之一。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