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楚策一》:「﹝棼冒勃苏﹞雀立不转,昼吟宵哭。」
《山海经・南山经》:「有兽焉……其音如吟。」
郭璞注:「如人呻吟声。」
《三国志・魏志・管辂传》:「﹝辂﹞过毋丘俭墓下,倚树哀吟,精神不乐。」
宋 孔平仲《铸钱行》:「三更趋役抵昏休,寒呻暑吟神鬼愁。」
明 何景明《陇右行送徐少参》:「相送悲吟不尽情;关山陇阪高无极。」
清 林云铭《〈楚辞灯〉自序》:「不哀而哭,不病而吟。」
4 鸣,叫。
汉 司马相如《长门赋》:「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啸而长吟。」
晋 左思《蜀都赋》:「猿狖腾希而竞捷,虎豹长啸而永吟。」
唐 韩愈《柳州罗池庙碑》:「朝出游兮暮来归,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
元 吴师道《野中暮归有怀》诗:「野田萧瑟草虫吟,墟落人稀惨欲阴。」
郭小川《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诗:「几百里没有人声,但听狼嚎、熊吼、猛虎长吟。」
5 吹奏。
唐 杨凝《送客往鄜州》诗:「晓上关城吟画角,暗驰羌马发支兵。」
宋 姜夔《角招》词序:「予每自度曲,吟洞箫,商卿辄歌而和之。」
6 谓语音模糊。
《後汉书・梁冀传》:「﹝冀﹞洞精矘眄,口吟舌言。」
李贤注:「﹝吟﹞谓语吃不能明了。」
7 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爲《梁父吟》。」
唐 元稹《乐府古题序》:「《诗》讫于周,《离骚》讫于楚。是後,诗之流爲二十四名:赋、颂、铭、赞、文、诔、箴、诗、行、咏、吟、题、怨、叹、章、篇、操、引、谣、讴、歌、曲、词、调,皆诗人六义之余。」
宋 姜夔《白石诗话》:「悲如蛩螿曰吟,通乎俚俗曰谣,委曲尽情曰曲。」
8 常用指与作诗或诗人有关的事物。参见「吟坛」、「吟肩」、「吟鞭」。
9 弹奏古琴的指法。吟法爲:左手按弦,在某一徽位作短距离的往复摆动。
元 熊朋来《瑟赋》:「观其指法,则秦筝多撮,琵琶多拶……窃比於琴家之猱、吟、按、抑。」
《红楼梦》第八六回:「黛玉道:『我何尝真会呢?前日身上略觉舒服,在大书架上翻书,看有一套琴谱,甚有雅趣,上头讲的琴理甚通,手法说的也明白……还有吟、猱、绰、注、撞、走、飞、推等法。』」参见「吟猱」。
10 象声词。
柳青《铜墙铁壁》第十六章:「绿头苍蝇跟着他吟吟吟地飞。」
11 姓。唐有嘉州刺史吟约。见《正字通・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