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 甲骨文合集5357,殷 丙寅[卜],□,貞[王]坐。 按:象人跪坐席上之形,“坐”之初文。
甲骨文合集975反,殷 王曰: 不坐若。
甲骨文合集16998,殷 ……坐不隹㞢。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容成氏14,戰國 (舜)於是虖(乎)(始)(免)蓻(笠)幵(攜)槈(耨)、 菨(芟)(芥)而(坐)之。
睡虎地秦墓竹簡·效律51,戰國至秦 其吏主者坐以貲、誶如官嗇夫。 按: 下面表示席子的符號换爲“土”,上面增爲二人相背形。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西漢 坐(挫)其閲(鋭),解其紛。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秦以强努坐羊腸之道。
銀雀山漢墓竹簡·孫子兵法207,西漢 ……金而坐之。 按: 上二人相背訛寫爲二口。
居延新簡EPT5.165,西漢 坐校穀……
樓蘭殘紙·孔紙21.8,漢晉 大人坐前……
漢印文字徵 君坐受禄。 按: 上下構形元素皆訛寫。
繆宇墓誌,東漢 ……復遇坐席,要帶黑紼。
史晨前碑,東漢 拜謁神坐。
侯剛墓誌,北魏 至有休假,常危坐獨思。
元朗墓誌,北魏 □其時十餘年間,匈奴不敢[南]面如坐者,殆君之由矣。
叔孫固墓誌,東魏 閑庭廣坐,運清言於席上; 烽警塵起,畫戰陣於指掌。
梁子彦墓誌,北齊 裹糧坐甲,固□是求; 磔石投人,餘勇斯賈。
馬龜墓誌,北周 坐家封侯,在朝稱霸; 德建名立,三公止話。
李則墓誌,隋 君地望鮮華,音猷盛美,白駒滿坐,投轄盈庭。 《説文》: “坐, 止也。 从土, 从畱省。 土, 所止也。 此與畱同意。 , 古文坐。” 初文象人跪坐席上之形。戰國至秦,“坐”字的構形發生很大變化。下面表示席子的符號换爲“土”,上面增爲二人相背形,該構形大概爲《説文》古文字形所本。漢代“坐”字的寫法尚未定型,大約至北魏時期趨於定型。
坐★常◎常zuò表意,小篆象二人相对跽坐于土上之形,隶定为“坐”。本义为古人的一种休息方式,指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跟上。(一说从卩从土,表示一人跽坐于地上,后来一人繁化为二人。)引申为停留在或处在(某一处所)、(房屋)背对着某一方向、获罪、定罪、介词(引入动作的原因,相当于“因”)、臀部着物来支持身体重量、搭乘(交通工具)、把锅或壶等放在炉火上、物体向后或向下施压力、瓜果结出果实、形成等。 【辨析】 ❶以“坐”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韵母为uo,但声调和声母不同。zuò:座、唑∣cuò:挫、锉∣cuó:矬、痤。 ❷坐/跪/拜 见139页“跪”。 ❸坐/蹲 见89页“蹲”。 ❹坐/座 见582页“座”。 坐zuò会意字,古人席地而坐,故从土。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zuò 座(座谈) 唑(有机化合物译音字,多为药名) cuo 阳平:痤(痤疮) 矬(身材短小) 上声:脞(切肉为脞,引申为小、琐细) 去声:挫(挫折) 锉(锉刀) 剉(折伤) 相关链接 “髽”(zhuā),会意字,古代丧礼,妇女守丧,散发坐于室中。 坐(zuò)从二人在土上。篆文作“”,从畱省。 *坐dzwa[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止也。 从留省、从土。土,所止也。此與留同意。,古文𡋲。 (十三篇下) 兩人據一物相對坐形,字形有所訛變。 坐zuò(7画)
【提示】上面两个人的末笔都是点。 *坐zuò7画 土部 (1) 臀部着地或着物(椅子、凳子等)以支持全身重量:请~|~下来|~卧不安|~吃山空|~失良机。 (2) 乘坐;搭乘:~火车|~飞机|~轮船|~轿车。 (3) 放置(锅、壶等)到炉火上;烧:~壶水喝|把饭~到炉子上热热。 (4) (建筑物、山、田等)背对某方向:房子~北朝南。 (5) 枪炮等由于反作用力而向后移动;物体向下沉:房子向下~了|这枪的~劲不小。 (6) 〈书〉 因为:~此解职|停车~爱枫林晚。 (7) 旧指定罪的因由:~死|~盗|连~|反~。 (8) 落下;长期形成(某种疾病):生孩子~下了腰腿疼的病。 (9) 扣除:每月的房钱都在工资里~下了。 (10) 瓜果等结实:瓜秧上~了个大倭瓜。 (11) 同“座(1)”。座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