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nǎi ㄋㄞˇ
《广韵》奴亥切,上海,泥。
10画 辵部6画 统一码:8FFA 大五码:B069 国标扩:DE95
1 在判断句中,相当於系词「是」。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南朝 刘勰《文心雕龙・原道》:「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诗多道家语,乃郑公与道俗纪游之作也。」
2 代词。你;你的。
《汉书・陈平传》:「事兄如事乃父,事嫂如事乃母。」
颜师古注:「乃,汝也。」
《汉书・项籍传》:「吾翁即汝翁,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盃羹。」
岳珂《桯史・汪革谣谶》:「乃事俟秋凉,即得践约。」
3 代词。彼;其。
《诗・大雅・公刘》:「既景乃冈。」
孔颖达疏:「乃复登彼山脊之冈。」
陶宗仪《辍耕录・檄》:「世济其恶,真凶悖之贾充;谋及乃心,效奸雄之曹操。」
4 代词。此;这。
《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公曰:『吾闻之:五子不满隅,一子可满朝。非乃子耶?』」
5 副词。却;可是。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人拔荥阳,不坚守敖仓,乃引而东,令适卒分守成皋,此乃天所以资也。」
《汉书・司马迁传》:「今已亏形,爲埽除之隶,在闒茸之中,乃欲卬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一本作「乃」。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七・女匽》:「﹝《山海经》﹞其事则往往无稽……乃 皆以爲事实,而引之辩之。」
6 副词。始;才。
《史记・孟尝君列传》:「於是乃礼,使主家待宾客。」
《汉书・贾谊传》:「太子乃生。」
颜师古注;「乃,始也。」
南朝 袁淑《效古》诗:「乃知古时人,所以悲转蓬。」
7 副词。仅仅。
《汉书・苏武传》:「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爲典属国。」
《汉书・贾谊传》:「诸公幸者乃爲中涓,其次廑得舍人。」
陈亮《酌古论・刘备》:「形之而彼不从,予之而彼不取,固将制奇合变,求爲不可败而全军以返;乃难於举动,计不复生,如固之所轻爲也。」
8 副词。於是;就。
《国语・晋语四》:「公曰:『是君子之言也。』乃出人。」
《史记・吕太后本纪》:「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
三国 曹植《洛神赋》:「乃援御者而告之。」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克威招抚当阳详记》:「使者于此忻感交集,乃窃然叹吾祖宗黄帝在天有灵。」
9 副词。竟然。
《宋史・余玠传》:「舟中皆战掉失色,而自若也,徐命吏班赏有差。退谓人曰:『儒者中乃有此人!』」
10 语首助词。
《诗.大雅・绵》:「乃立皋门,皋门有伉;乃立应门,应门将将。」
《汉书・扬雄传下》:「昔人之辞,乃玉乃金。」
文徵明《乡里祭刘司寇先生文》:「乃匡乃襄,式用宁敉。」
11 姓。代有乃贤。见《元诗别裁集》。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4:4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