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乃 |
释义 | 乃 《广韵》奴亥切,上海,泥。 10画 辵部6画 统一码:8FFA 大五码:B069 国标扩:DE95 1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南朝 清 2 《汉书・陈平传》:「事兄伯 颜师古 《汉书・项籍传》:「吾翁即汝翁,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盃羹。」 宋 3 《诗・大雅・公刘》:「既景乃冈。」 孔颖达 明 4 《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公曰:『吾闻之:五子不满隅,一子可满朝。非乃子耶?』」 5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楚 《汉书・司马迁传》:「今已亏形,爲埽除之隶,在闒茸之中,乃欲卬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一本作「乃」。 明 6 《史记・孟尝君列传》:「於是婴 《汉书・贾谊传》:「太子乃生。」 颜师古 南朝 7 《汉书・苏武传》:「苏武 《汉书・贾谊传》:「诸公幸者乃爲中涓,其次廑得舍人。」 宋 8 《国语・晋语四》:「公曰:『是君子之言也。』乃出阳 《史记・吕太后本纪》:「吕后 三国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克威招抚当阳详记》:「使者于此忻感交集,乃窃然叹吾祖宗黄帝 9 《宋史・余玠传》:「舟中皆战掉失色,而玠 10 《诗.大雅・绵》:「乃立皋门,皋门有伉;乃立应门,应门将将。」 《汉书・扬雄传下》:「昔人之辞,乃玉乃金。」 明 11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