垢( ) 馬王堆漢墓帛書·相馬經,西漢 理大而短,垢不澤。 按: 《玉篇》“坸,與垢同”。
 劉璿等造像記,北魏 性醨衆生,道缺塵垢。
 歐伯羅造像記,北齊 近淨遠垢,香供□。
 多寶塔碑,唐 慧鏡無垢,慈燈照微。 《説文》: “垢,濁也。从土后聲。” 漢簡假“訽”作“垢”。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德經》: “受邦之訽(垢),是胃(謂)社稷之主。”
垢★常◎常
ɡòu形声,从土,后声,本义为污垢,肮脏的东西,引申为肮脏,假借为耻辱,与“诟(詬)”同。 垢*gòu(9画)
  【提示】土,位于字左时,末笔的横改提。 *垢gòu9画 土部 (1) 污秽;肮脏:蓬头~面。 (2) 污秽、肮脏的东西:污~|牙~|水~|藏污纳~。 (3) 〈书〉 耻辱:含~忍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