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不苟》:「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爲者也。」
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一》:「故字乃总冒下文之词。『怀负石而赴河』者,负,抱也。谓抱石於怀中而赴河也。《韩诗外传》曰:『申徒狄抱石而沈於河。』是其证。」
《淮南子・说林训》:「负子而登墙,谓之不祥,爲其一人陨而两人伤。」
高诱注:「负,抱也。」
6 抱有;享有。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少负不羁之行,长无乡曲之誉。」
唐 王昌龄《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诗:「故交负奇才,逸气包謇谔。」
《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徐特立文集〉前言》:「徐特立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一位素负声望的老革命家和杰出的教育家。」
7 遭受;蒙受。
宋 陈亮《又乙巳春书之一》:「负一世之谤,穨然未尝自辩。」参见「负耻」、「负辱」。
8 连累;拖累。
《晋书・束晰传》:「一人失课,负及郡县,此人力之可致也。」
9 依,倚靠。
《仪礼・士丧礼》:「西面坐,命龟兴,授卜人龟,负东扉。」
南朝 梁简文帝《爲人作造寺疏》:「今於郢州某山,爲十方僧建立招提寺,萦负郊原,面带城雉,枕倚岩壑,吐纳烟云。」
10 依恃;凭藉。
《左传・襄公十八年》:「齐 环怙恃其险,负其众庶。」
杜预注;「负,依也。」
唐 韩愈《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诗:「群儒负己才,相贺简择精。」
明 冯梦龙《智囊补・兵智・凯口囤》:「往往一二枭獍,负其窟穴,草窃爲奸者。」
11 背弃;辜负。
《战国策・秦策五》:「负秦之日,太子爲粪矣!」
《汉书・田儋传》:「荣以负项梁,不肯助楚攻秦,故不得王。」
宋 陈与义《夏日集葆真池上以绿阴生画静赋诗得静字》:「清风不负客,意重百金赠。」
郭小川《春暖花开》诗:「春天的主人,不负春光好。」
12 反背。
《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却说安老爷急於要看看儿子头场的文章有望无望;又愁他出来得晚,晋升今日断赶不回来,只落得负着双手满院里一趟一趟的转圈儿。」
茅盾《子夜》七:「吴荪甫负着手踱方步,心里不住地这样想。」参见「负手」。
13 战败;失败。
《孙子・谋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汉 扬雄《法言・重黎》:「屈人者克,自屈者负。」
李轨注:「负,败。」
宋 杨万里《舟过扬子桥远望》诗:「今古战场谁胜负,华夷险要岂山川?」
《新民晚报》1984.1.26:「曼西尼在拳击生涯中仅负一场。」
14 亏欠;拖欠。
汉 王符《潜夫论・断讼》:「假举骄奢,以作淫侈,高负千万,不肯偿责。」
唐 韩愈《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至则出赃罪吏九百余人,脱其桎梏,给耒耜与牛,使耕其傍便近地,以偿所负。」
宋 陆游《杂兴》诗之四:「一身逋负愁赊酒,满眼关山悔上楼。」
15 债务。
《史记・孟尝君列传》:「若急,终无以偿,上则爲君好利不爱士民,下则有离上抵负之名,非所以厉士民彰君声也。」
清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此印现藏潘德舆比部家,盖守庵荒於博,以此偿博负矣。」
16 赔偿;补偿。
《韩非子・说林下》:「宋之富贾有监止子者,与人争买百金之璞玉,因佯失而毁之,负其百金,而理其毁瑕,得千溢焉。」
王先慎集解引孙诒让曰:「『负其百金』者,谓偿其值百金。负犹後世言陪也。陪,今俗作赔。」
唐 杜甫《遣怀》诗:「组练去如泥,尺土负百夫。」
仇兆鳌注:「驱百万之众以攻一城,是一尺之土不足偿百夫之命矣。故曰『负百夫』。」
17 罪责;过失。
《汉书・郦食其传》:「项王有背约之名,杀义帝之负。」
唐 陈子昂《麈尾赋》:「此先都之灵兽,因何负而罹殃。」
宋 岳飞《乞以明堂恩补张所男宗本奏》:「今其身名凋丧,後嗣零落,使臣不言,臣则有负。」
18 惭愧;抱愧。
汉 王充《论衡・道虚》:「﹝卢敖﹞离众远去,无得道之效,惭於乡里,负於论议。」参见「负负」。
19 忧虑。
《後汉书・章帝纪》:「自牛疫已来,谷食连少,良由吏教未至,刺史二千石不以爲负。」
李贤注:「负,犹忧也。」
《後汉书・和帝纪》:「在位不以选举爲忧,督察不以发觉爲负,非独州郡也。」
李贤注:「负,亦忧也。」
20 犹洑。游水;泅水。参见「负流」。
21 古制丧服的一部分。指披在肩背上的粗麻片。
《仪礼・丧服》:「负,广出於适寸。」
郑玄注:「负,在背上者也。」
贾公彦疏:「以一方布置於背上,上畔缝着领,下畔垂放之,以在背上,故得负名。」
22 中医术语。指称脉象相互克贼。
《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合病并病〉》:「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爲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爲负也。」
林澜注:「负者,脉纯弦也。土败但见鬼贼之脉,不必治矣。」
23 古代天文术语。
《晋书・天文志中》:「青赤气如小半晕状,在日上爲负,负者得地爲喜。」
24 与「正」相对。数学上指小於零的;物理学上指得到电子的。
金平《停电》:「这会儿又埋头专心地弄什麽负氧离子发生器。」如:负数;负极。
25 通「倍」。
马王堆 汉墓帛书甲本《老子・道经》:「绝声弃知,民利百负。」
汉 王充《论衡・顺鼓》:「人相攻击,气不相兼,兵不相负,不能取胜。」
刘盼遂集解:「负读爲倍,一声之转,与上句气不相兼之兼字文义同也。」
26 通「掊」。敲打。
《庄子・天运》:「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风而动,总德而立矣,又奚杰杰然揭仁义,若负建鼓而求亡子者邪?」
陈鼓应注引刘师培《庄子斠补》:「《天道篇》述聃语,作『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乎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二文略同。」
27 通「孚」。孵育。
《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毛传:「负,持也。」
马瑞辰通释:「负之,言孚也。凡物之卵化者曰孚,其化生者亦得曰孚……负之即孚育之,非谓负持之也。」
28 老妇人。
汉 刘向《列女传・魏曲沃负》:「曲沃负者,魏大夫如耳母也。」
《汉书・高帝纪上》:「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
颜师古注引如淳曰;「武,姓也。俗谓老大母爲阿负。」
29 通「伏」。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四顾无筏,负奴背而涉。」参见「负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