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回肠
1 形容歌舞、文章等十分感人。
唐 韩愈《刘生》诗:「妖歌慢舞烂不收,倒心回肠爲青眸。」参见「回肠荡气」。 2 比喻愁苦、悲痛之情郁结於内,辗转不解。
唐 唐彦谦《春阴》诗:「一寸回肠百虑侵,旅愁危涕两争禁。」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泪眼盈盈,眉头镇锁,九曲回肠千缕。」 清 蒲松龄《哭毕刺史》诗:「西州门外回肠绝,恨不将心似石顽。」 闻一多《太阳吟》:「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又逼走了游子的一出还乡梦,又加他十二个时辰底九曲回肠!」 3 小肠的一部分。上接空肠,下连盲肠,形状弯曲。
《医宗金鉴・针灸心法要诀・大肠经文》:「回肠当脐左,回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