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ㄘˊ
《广韵》似兹切,平之,邪。
20画 辛部13画 统一码:8FAD 大五码:C3E3 国标扩:DE6F
1 诉讼的供词。
《书・吕刑》:「上下比罪,无僭乱辞。」
孔颖达疏:「辞,讼也。」
《礼记・大学》:「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後汉书・袁安传》:「是时辞所连及系者数千人,显宗怒甚,吏案之急,迫痛自诬,死者甚众。」
柳宗元《断刑论下》:「使犯死者自春而穷其辞,欲死不可得。」
2 解说,辩解。
《礼记・表记》:「仁之难成久矣,人人失其所好,故仁者之过易辞也。」
郑玄注:「辞,犹解说也。」
《左传・僖公四年》:「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我辞,必有罪。」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太尉曰:『无伤也,请辞於军。』」
3 文词;言词。
《易・系辞上》:「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
《礼记・曲礼上》:「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
孔颖达疏:「辞,言语也。」
《孟子・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朱熹集注:「文,字也;辞,语也。」
南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黄绢,色丝也,於字爲『绝』;幼妇,少女也,於字爲『妙』;外孙,女子也,於字爲好;脐臼,受辛也,於字爲『辞』。所谓『绝妙好辞』也。」
王应麟《困学纪闻・易》:「辞,非止言语;今之文,古所谓辞也。」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二五:「她知道这是吴兰珍的推脱之辞,大太太哪里讲得过吴兰珍那张利嘴。」
4 特指王命。
《诗・大雅・板》:「辞之辑矣,民之洽矣。」
郑玄笺:「辞,辞气。谓政教也。」
高亨注:「辞,指王朝政令之辞。」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多劝迎之」
裴松之注引 虞溥《江表传》:「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
曾巩《文思使张俊等迁官制》:「朕爰命六师,奉辞西伐。」
5 藉口,口实。
《韩非子・饰邪》:「称比干子胥之忠而见杀,则疾强谏有辞。」
田况《儒林公议》卷上:「既久,以爲真小而怯也,屡遣裨校率兵纵掠。元昊既忿,且以爲辞,遂并集丑类,入寇延安。」
6 中国古代逻辑名词。指命题(判断)。
《墨子・小取》:「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
《荀子・正名》:「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
7 告知,告诉。
《周礼・夏官・太仆》:「王不视朝,则辞於三公及孤卿。」
郑玄注:「辞,谓以王不视朝之意告之。」
《礼记・檀弓下》:「大夫吊,当事而至,则辞焉。」
郑玄注:「辞,犹告也。」
袁康《越绝书・外传春申君》:「明日,辞春申君才人:『有远道客,请归待之。』」
8 记载,记录。
《谷梁传・定公十四年》:「天王使石尚来归脤……其辞石尚,士也。何以知其士也,天子之大夫不名。」
范甯注:「辞,犹书也。」
9 告别,辞别。
《楚辞・九歌・少司命》:「入不言兮出不辞。」
《吕氏春秋・士节》:「晏子见疑於君,出奔,过北郭骚之门而辞。」
高诱注:「辞者,别也。」
李白《早发白帝城》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六・罗汉》:「今辞公去,当复来一别,即往五台不归矣。」
10 遣去,辞退。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辞八人者,而後王安之。」
杜预注:「辞,遣之。」
《吕氏春秋・士容》:「田骈听之毕而辞之,客出,田骈送之以目。」
巴金《利娜・第十七封信》:「我在巴黎订购的那件时髦衣服到了,真漂亮!可是我看也不多看它一眼。我把我的跳舞教师也辞掉了。」
11 推辞;辞谢。
《书・大禹谟》:「拜,稽首固辞。」
《孟子・万章下》:「爲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晏景初尚书请僧住院,僧辞以穷陋不可爲。」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叔父﹞强我成婚,我力辞不得。」
12 责备;抱怨。
《左传・昭公九年》:「王使詹桓伯辞于。」
杜预注:「辞,责让之。」
杜甫《大雨》诗:「敢辞茅苇漏?已喜黍豆高。」
13 道歉,请求宽恕。
《国语・鲁语下》:「大夫辞而复之。」
韦昭注:「辞,请也。」
《国语・晋语九》:「简子晋阳见垒,怒曰:『必杀也,而後入。』大夫辞之,不可。」
《吕氏春秋・观世》:「可以辞而无弃乎?」
高诱注:「辞,谢也;谢不敏,而可以弗弃也。」
14 古代的一种文体。
如:《楚辞》、汉武帝《秋风辞》、 陶潜《归去来辞》。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0 3:5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