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9260,殷
壴入五。

甲骨文合集19520,殷
貞……子……壴……

甲骨文合集34477,殷
弜𢓊壴。

甲骨文合集24340,殷
在𠂤(壴)卜。
按: 从水从壴。

甲骨文合集18589,殷
……壴……

壴鼎,殷周金文集成1175,殷
壴。

壴生鼎,殷周金文集成2483,西周中期或晚期
壴生乍(作)□□□日辛寶(尊)彝。

曾侯乙鐘(中一4),殷周金文集成301,戰國早期
鐘之壴(鼓)。

古璽彙編5274,戰國
壴。

古陶文彙編6.110,戰國
壴□。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丙12,戰國
(慎)終若(始), 則無敗事壴(矣)。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中弓11,戰國
中(仲)弓曰: “惑(赦)(過)(與)辠,則民可幼(?)者,既昏(聞)命壴(矣),敢昏(問)道民興悳(德)女(如)可(何)? ”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弟子問6,戰國
貧戔(賤)而不約者, 𫊟(吾)見之壴(矣)。
《説文》: “壴,陳樂立而上見也。从中从豆。凡壴之屬皆从壴。”
甲骨文“壴”乃“鼓”的象形字,爲打擊樂器。上象鼓之飾,中象鼓面,下象承鼓之架。《説文》釋爲“从中从豆”誤。

壴·尌shù

壴,象形字,“口”本是圆形的鼓的形状,下为鼓架,上为装饰物,读shù。作意符生成了喜、嘉等。右边的“寸”即“手”意思是把鼓直立起来。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shù
樹(简化为“树”,树木)
豎(简化为“竖”,竖立)
澍、裋
chú
厨(厨房)
橱(橱窗)
蹰(踟蹰)
相关链接
许慎认为这一组字从“豆”得声也无不可。因为古代作为农作物的“豆”与“叔”(shū)同。

(zhù)

中句切。陳樂立而上見也。从屮,从豆。
【按】壴,古文作,象上插羽飾的鼓形。 本義是名詞鼓。《説文》“陳樂”指陳列樂器。

*tiew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陳樂立而上見也。从屮、豆。凡壴之屬皆从壴。(五篇上)
鼓形。

(zhù)

,陈乐立而上见也。从屮,从豆。凡壴之属皆从壴。”(中句切)
徐锴《系传》:“豆,树鼓之象;屮,其上羽葆也。象形。”
甲骨文作,金文作,象鼓形。上部为装饰,中间是鼓面,下部是鼓架。构意为“鼓”,也用为动词,击鼓。金文中可泛指敲击、演奏乐器,如春秋王孙钟:“枼(世)万孙子,永保壴之。”[1]秦以后只用“鼓”字,而不再用“壴”字了。
注意:“鼓”字左半和“尌”字左半不同,但《说文》混而为一而归入了《说文·壴部》。其实“尌”字左半上从木,下从豆,而古文中木,或省为屮,于是变为,再变为壴。而“鼓”的左半则是“鼓”字初文。二字形近,但本义相远。《说文》所收的从“壴”的字,除了“尌”以及从“尌”声的字外,其所从之形皆为“鼓”形之“壴”。[2]“壴”和“鼓”本为一字,而《说文》分为两个部首。
壴部有四个属字“尌、、彭、嘉”。后世的字典和词典一般不立“壴”部。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43:40